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6年第18期
编号:11305476
特殊患者浅静脉穿刺技巧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6年第18期
     浅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临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之一。对于普通的静脉,做到一针见血并不难,而对于特殊的静脉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穿刺技巧。目前在基层医院由于各种原因,周围静脉留置针以及深静脉的使用还没能够普及,我们通过对2000例在门、急诊输液的特殊病人的穿刺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出以下经验,现介绍如下。

     1 对狂燥不安,不听劝阻的

    如酒精中毒、阿托品化、颅脑损伤等,此类病人病情往往比较重,又不听护士劝阻。因此为了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增加不必要的护患矛盾,穿刺部位的选择与固定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应选择腕关节3cm以上处,肘窝2cm以下处的静脉。一般情况下不选择下肢静脉,迫不得已时,可以选择足背静脉及小腿静脉,因该处静脉血流缓慢易导致血栓,且病人活动不方便,故首选上肢静脉。这些地方远离关节对病人活动影响不大,可按常规穿刺,针头部位固定好后,距离穿刺点5~10cm左右再用一条胶布将输液管固定于皮肤上,以防病人突然活动时针头被牵拉出来。另外,输液管不能牵拉太紧,要给病人一定的活动范围。

     2 慢性病人需要长期输液者

    首先应考虑使用周围静脉留置针。当病人因某种原因不愿意接受这一方法,就必须有计划的选择静脉。选用原则:从远端到近端,一般从手背开始。其穿刺方法,腕关节以下的手背及手指静脉,穿刺时以不握拳成功率高。因为握拳时手背肌肉拉紧,骨骼隆突明显,增加了静脉的弯曲度及不平整性,另外由于握拳皮肤拉紧,血管充盈不明显,易导致穿刺失败。因此不握拳则可避免上述缺点。穿刺时患者的手自然放松,护士左手稍绷紧患者的皮肤,使静脉处于相对直线,左手拇指拉紧拉直所要穿刺的静脉,特别是老年患者或比较消瘦的患者,皮肤十分松弛,如不绷紧,穿刺时针尖不能迅速进入皮下,而在表皮滞留,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因此直接从静脉上方刺入,见回血后再稍进一点即可。经过对2000例患者的静脉穿刺实验,握拳者成功率为83%,不握拳者为97%。病人还普遍反映不握拳穿刺法刺激时间短,疼痛轻。

     3 肥胖病人及静脉暴露不明显的病人

    要熟悉静脉的解剖结构,在扎上止血带后,嘱病人反复握拳松手3~4次,或者拍打注射部位3~4次,一般静脉受到刺激后血管扩张,血液充盈,即可明显暴露,并呈条索状,触摸好后稍做痕迹,即可穿刺,对深而滑且看不清的静脉,可用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在静脉上方,右手持针,沿静脉的方向进针,较易成功。

     4 对凹陷性水肿部位的静脉

    因无法感觉静脉的深浅度,可以不用扎止血带,只要用手挤压穿刺部位,使组织中的水分挤向周围,即可看见静脉,在凹陷部位恢复原状前即可进行消毒,在静脉上方直接穿刺,调节器的位置可放置高一些,以加大回血速度。增加穿刺的成功率。

     5 对于血液粘滞度增高的病人

    如严重感染、败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一定要选择好静脉,消毒后再扎上止血带。然后迅速穿刺,见回血后,立即打开输液调节器,再松止血带。调节器的位置要放置低一些,以减少回血量,减少血栓阻塞针头的机会。使输液通畅,保证输液顺利。

    总之,由于静脉穿刺是有创的治疗手段,会使病人感到疼痛,从而使有些病人在输液前会情绪紧张,惧怕穿刺,甚至发生晕针现象。因此减轻静脉穿刺的疼痛,尤其是对特殊患者做到穿刺一次成功,减少复针率,更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使这些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也能主动配合,减轻痛苦,早日恢复和保持身心健康。

    作者单位:133000 吉林延吉,延边大学医院门诊注射室

    (编辑:宋 冰), 百拇医药(方香淑, 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