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西医结合
编号:11308867
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路与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46期
病证结合,分阶段结合,中西医融贯结合,综合诊治法,中医临床思维在诊疗实践中创新
     临床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领域,其研究应该遵循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其研究成果应能增强临床诊疗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并要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应用效果。

    病证结合

    病证结合是当前中西医结合临床普遍使用的方法。病是贯彻病理过程始终的全局整体;证是疾病过程的局部阶段。病证结合就是要联系中西医理论、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来认识和处理临床诊疗问题。

    (一)诊断上的病证结合

    简言之是双辨诊断或双重诊断,是对同一患者的疾病状况作出中医病、当时证的诊断,同时又作出西医疾病诊断——这是目前中医医院临床的诊断模式。所谓“双辨诊断”就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要反映出中、西医疾病的发生变化规律,又要体现证候进退的变化规律——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断模式,双辨诊断模式适应临床复杂多态的情况,应灵活地选择不同的结合形式。

    1.西医辨病+对应联系相关中医病+中医辨证

    先辨病,掌握疾病过程的本质和全局,并且在病的层次上进行中、西医临床思维的整合;后辨证,了解疾病当前的病理特点,以便辨证施治。例如某患者患溃疡病,对应联系中医病为胃脘痛;多属脾胃虚寒证,可拟建中温阳止痛治方(从整体调治);同时根据溃疡病理特点施以制酸、护膜、活血化瘀等措施(局部施治)。

    2.病证结合的分型(分期)诊断

    在比较明确掌握疾病过程某些中西医结合内在规律的情况下,可建立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分型或分期辨治。例如某患者诊断为阑尾炎,根据疾病不同阶段中、西医的病理特征进行辨证。(见附表)

    3.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在运用中医传统的根据证候的宏观辨证基础上,同时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各证内在的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状态和微生物检测等方法辨明证的内在微观变化的特征,为辨证诊断提供定性定量的微观指标。如患者纳减、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肌瘦无力,宏观辨证属脾虚证;同时检测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下降,尿中D-木糖排泄率降低,可作为脾虚证的参考指标。

    4.功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相结合

    功能辨证是指以中医生理功能为依据的临床症状辨证;形态辨证是指以西医解剖结合改变为依据的病理结构改变。两者结合就是将中医传统的辨证方法与现代西医病理形态变化结合起来认识疾病和提出诊断。例如在中医辨证诊断基础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