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副食品类 > 牛奶 > 视点
编号:11314608
解析“概念奶”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4日 网易社区
     不是我不明白,实在是这世界变化快。今天一个无抗奶,明天又来个特浓奶,还没等你缓过神来,又来一个高钙奶。你还真不知道该买什么奶才好。”在超市,来买鲜牛奶的林女士无奈地摇着头说。的确,货架上各种各样的牛奶琳琅满目,消费者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而选择也颇费心思。

    “这就是竞争,牛奶厂家要想在竞争中领先一步,就必须找到与众不同的卖点。”李先生如是说。李先生在某省著名的牛奶厂家搞销售,曾经策划过不少牛奶广告,也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关键是要炒概念,我国的牛奶市场还处于发育阶段,消费者对牛奶的知识懂得不多,而且主要消费者是城市里的少年儿童,只要你的概念打动了他们的父母,这些做父母的为自己孩子的健康会很大方的。当然,这些概念可以五花八门,但有一点不能违背,就是:必须与健康有关。”

    一些经过他精心策划,并大肆渲染的概念,的确迷惑了不少像林女士这样的消费者。而像李先生这样专门为牛奶制造概念的人,几乎每个牛奶生产厂家都有。因为事实不断证明,这些“概念奶”的销量的确比一般的牛奶大得多。那么,在这一个个唬人的概念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呢?
, 百拇医药
    无抗奶:冲着绿色说事

    无抗奶的炒作是去年的事了,先是上海的一个牛奶大厂家宣称自己厂生产的牛奶不含抗生素,引起很大轰动:一是消费者突然明白了,原来牛奶里竟含抗生素,人喝了这种奶,生病吃药也不顶事;二是今后要喝牛奶就得喝“无抗奶”。“无抗奶”的提出,恰与中消协近年年主题“绿色消费”和“科学消费”不谋而合。这也让有的牛奶厂家看到了一个大卖点。于是,几乎每个牛奶企业负责人都站出来,说本企业产品绝对“无抗”,谁都想从“无抗”牌中分到一杯羹。一些牛奶厂家还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刊发关于“有抗奶危害性”之类的知识性文章。在散布恐慌之后,他们又大做“无抗奶”广告,“引导”起消费潮流来了。

    可没多久,一些专家就出来说话了,他们认为,“无抗奶”是国内牛奶厂家的商业炒作,目的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毒预防中心的专家说,目前并没有收到喝奶及吃奶制品引发中毒或疾病的报告。对于一些厂商自称“百分百无抗奶”,有关专家指出,没有权威部门验证,纯属谎言。1986年9月,国家正式发布《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国家标准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抗生素”指标,即便在原奶中检出抗生素,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它依然是合格的乳品。
, 百拇医药
    没多久,“有抗”“无抗”之争悄然平息了。有人认为,是专家们的这些表态的功劳。而事实上,“无抗奶”的炒作,对消费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但结果并没有使消费者看好“无抗奶”,反而有不少的消费者认为国产牛奶不安全,而转向消费进口乳品,这样无形之中,“洋奶” 渔翁得利销量大增。这时,牛奶厂家们才明白,没有实力的乱喊乱叫不但无利可图,反而引狼入室,这才灰溜溜地作罢,不再啃“无抗奶”的馊骨头了。

    高钙奶:脱裤子放屁

    “高钙奶”的诞生是冲着国人的补钙热潮来的。

    但“高钙奶”的运气并不好,还没红火就遭到专家质疑。一些专家提出,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和公布一个高钙量、中钙量、低钙量的标准,究竟奶类制品的含钙量达到何种水平才可以称为“高钙”呢?一些厂商宣称自己生产的奶制品为含高钙量产品或额外添加了钙成分,其实都是言过其实。对企业来说,喜欢添多少就多少,添加量的上下没有一个具体的限度。其实,本来牛奶本身的含钙量就很丰富了,很多大企业都争相生产高钙奶,其实只是为追求市场卖点而大做钙的文章。第一,牛奶里面所含的钙,与后来添进去的化学钙,两个分子结构不是在同一个方程之上的。第二,人为添加的化学钙对于人体的吸收率很有限,一般是30%到40%,众所周知,牛奶的钙是95%以上,吸收率几乎是100%。牛奶里面根本没有添加钙的必要。另外,化学钙容易在人体当中造成沉积,会形成肾结石。现在有些十来岁的小孩就得了肾结石,这可能跟小孩过分吸收钙,沉积在体内有关系。
, 百拇医药
    特浓奶:根本不存在

    特浓鲜奶”的命运也不比“高钙奶”好多少。尽管这种牛奶在外包装上标明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都比纯鲜奶略高,并在配料栏特别加注新鲜稀奶油字样。但它却回答不了同样的问题:什么是“特浓”?“特浓”的标准是什么?和其他乳品有何区别?中国奶业协会一位副理事长表示,在现行的牛奶国家标准里,根本就没有“特浓奶”这种说法。而另外一些专家也表示,所谓“特浓奶”根本就不存在,一些厂家推出的“特浓奶”,其实只是人为加工而成的高脂肪奶。一言以蔽之,“特浓奶”只是厂家炒作的一个概念,对健康并无特别益处。

    一些乳业专家说,其实“特浓奶”只不过是企业的一个噱头,纯属概念炒作。因为,从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特浓奶”产品指标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的技术指标与纯鲜牛奶的国家标准完全一致,因此可以断定“特浓奶”产品就是纯鲜牛奶,这种说法只是企业的一个噱头;第二类的技术指标与国家纯鲜牛奶标准指标完全一样,只是脂肪含量增加了0.2%-0.3%,这种“特浓奶”只能称之为“高脂肪奶”。一些企业为提高牛奶中的脂肪含量,通常的做法是添加奶粉。在牛奶里添加奶粉提高含脂率并非不可,但应该亮出标志,明示消费者。奶粉也不得过量添加,如果乳糖含量超标(纯鲜牛奶乳糖含量的正常标准为4.2%-5%),就会对人体有害, 如易引起腹泻等。

    概念奶:误导消费者

    俗话说,买的没的卖的精。再加上我国牛奶市场尚处在发育阶段,消费者对牛奶的知识知之甚少。这也为“概念奶”的盛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