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60290
声音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4日 《健康时报》 2006.12.04
     医生,手艺人变机器人

    著名呼吸科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82岁的杨玉教授认为,这些年的科技发展的确大大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和速度,但另一方面,很多医生养成了简单询问病情后就开单检查,然后根据检查单就开处方的习惯。

    医生从以前的“手艺人”一下变成了“机器人”。他认为,只有将“手艺”和“机器”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好医生。至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听诊器”都依然是我国医疗的最好武器之一。

    听诊器并没有过时

    广州省中医院心脏科专家唐蜀华教授说,不是听诊器没用了,而是看如何用和想不想用。美国一位医学教授曾证明,借助听诊器诊断心脏病的杂音辨别率能从用其他方法的30%提高到80%。这说明听诊器没有过时,反而可以借助科技来提升。医生对检查设备的过度依赖,必然会降低其临床诊断能力,使医疗越来越“机器化”。

    医生不能忽略手上功夫

    听诊器退出医疗界还有非常复杂的原因。当前医患关系不佳,医生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动不动就要让“机器”举证,当然也让“机器”承担责任;还有医院利用大型检查设备创收等等。这些不仅降低了医生的基本功,而且大大加重了患者的负担,成为我国当前“过度医疗”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其中的浪费也是十分惊人的。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曾经指出,无论什么高新技术,首先要对病人有利,无论到什么时候,医生都不能忽略手上功夫。

    “听诊器”拉近了医患关系

    广东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周建农教授对记者说,“听诊器”是医生的文化符号,医药界世代相传的“医生用手焐热听筒才给病人做检查”的做法,是一种爱护患者和热爱事业的崇高精神。医生的“动手”检查拉近了医患关系,“听诊器”已经是这“医学机器时代”的最后一件温暖医患关系的有情之物了,实在值得珍惜。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刘沈林教授说,医疗是一个情感过程。这几年,他在该院提倡“情疗”,所谓“情疗”就是医护人员用真挚、热情和友好的语言、表情和行动,向患者表达自己的关怀、重视和尽力而为,使患者对某医生或医院产生“朋友般”的信赖和亲和力,由此减少其身心压力而使体内产生积极的康复因子,以此来大大提高疗效。刘沈林教授说,医生要做患者的“亲人”,不能做“机器人”,仔细询问病情和做好基本检查就是医患沟通情感的最好平台。

    摘自11月25日《广州日报》顾德宁/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