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 2006年第4期
编号:11316566
言语性幻听与自我意识障碍
http://www.100md.com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6年第4期
语言性幻听;自我意识障碍;精神分裂症,,语言性幻听;自我意识障碍;精神分裂症,1自我意识的哲学基础[1~3],2精神分裂症与自我意识障碍[1,4~6],3精神病理学的基
     【关键词】 语言性幻听;自我意识障碍;精神分裂症

    言语性幻听通常定义为在一些现实的外界刺激缺失的情况下出现的言语性知觉。但这个定义常因无明确的脑影像学证据、听觉特征及空间定位等而受到质疑,哲学家Stephens和Graham(1994)提出言语性幻听是自我意识障碍,这个推论从现象学和内心体验来分析言语性幻听。目前幻听的机制不明。本文就言语性幻听是自我意识障碍这一推论作一综述。

     1自我意识的哲学基础[1~3]

    Giovanni(2003)等指出“意识到”意味着认识到世界上的事情,包括在世界上某人自己的存在; “自我意识”意味着 认识到某人的自我,比如认识到作为某人自己的行为和情感。Zivin(1979)认为“内心对话” 是与自己的无声的谈话活动,它是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一个基本现象,可支配我们的自我体验。通过内省所显示出的这个内心对话的的特征(我们同时体验到一个统一的感觉和一个双重的感觉)是非常引人注意的。这种双重性的统一是自我意识的正式结构。当与自己交谈并且投射自己时,我们体验到一个统一的感觉,而不是单一的感觉。也就是说在内心对话时,我们体验到统一基础上的一种分离,有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投射,也有我们的另一部分投射,同时互相联系的两个“伙伴之间”无相互排斥。在内心对话中体验到的不同“部分”之间合作的感觉,是自我意识的基本的特征和自我概念的基础。我们感觉这些部分是不同的,但在决策制定和自我表象时是互相整合和协作的。

    自我意识的双重性或内分裂,是一些哲学家考虑的范畴。按照Hegel的观点,在人的精神中内心分裂和渴望统一的体验是固有的,也是成为自我的基本要求,内心对话是通过一个“伙伴”延滞在另一个“伙伴”之后构成的:言语思维的速度赶不上内心意义体验的速度。Blachowicz(1998)指出内心对话是Hegel“人的状况的标记、一个要不断研究的状况”。Sartre(1943)接受Hegel的辨证,强调人的状况的双重性,指出我们的存在一直逃逸与我们的本质相一致的东西。这个不和谐的实体论,也是文学作品特别是哀伤文学的一个主题,在Lago的悲伤文学“我不是我”中也有体现。

     2 精神分裂症与自我意识障碍[1,4~6]

    精神分裂症和严重的精神障碍作为自我障碍的概念常常从精神病理学理论上进行描述。自我的概念也成为神经精神咨询的一个对象。例如Griesinger(1861)确信:“最常见的精神病理学是(...)自我的异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5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