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中医药院校 > 正文
编号:11324539
传承岐黄大业 坚守创新盛德—— 湖北中医学院新时期改革发展掠影
     增强科研能力 提高服务水平

    学院科技工作本着服务经济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一方面积极主动承担国家和省市各级科研项目,为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利用学院现有资源积极为中医药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开发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发挥学科领域的优势特色,积极承担科研项目

    学院科研工作十分重视发挥本院学科领域的优势和特色,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国家宏观政策导向选题,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把科技开发与成果应用列为科技工作的重点,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十五期间该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61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6项,项目总经费2590万元,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其中“中药牛至物质基础及其中药二类新药的临床研究”获得2005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结合品种开展中药现代化共性技术工程化研究”获得2005年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另外该院还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三等奖12项,鉴定科研成果3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成功转让科研成果10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设立“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岗位聘请院士及知名学者来院讲学并指导科研工作,有效地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该院专家教授也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及开展学术讲座,吸收引进国内外最新的科研信息,提高学院的科技水平。积极参与了国家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规划的起草工作,先期承担的项目顺利完成,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成功地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中医药标准化培训班。主持建设的湖北省中医药信息网刊,成为中医药信息研究发布的重要平台。中医药科技文献检索成为国家中医药科技文献检索湖北分中心。该院合作主办的科技期刊《欧洲中医药》成为在欧洲宣扬和传播中医药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

    二、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为科技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技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水平,是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该院一直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把它放在提高科技竞争力的核心地位来抓。2002年该院竞标了武汉市“结合品种开展中药现代化共性关键技术工程化示范研究”项目,成功建设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技术中试平台”这两个中药提取分离的关键技术,大大提高了中药研究的能力和为企业服务的水平。2002年该院开始建设“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成功开展了有关中药资源和中药化学方面的大量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为充分利用湖北特有中药资源,进行创新中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2005年该重点实验室通过了省科技厅的合格评估。

    2004年该院中标“湖北省中药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以来,坚持科技创新、市场导向的原则,采用自主开发和与企业联合的手段,以示范性开展中药饮片和中药提取物标准化研究为重点,为湖北省中药企业提供开放服务,实现中药炮制饮片和中药标准提取物工程化应用,使“中心”成为湖北省及全国中药标准饮片和中药标准提取物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和新产品的孵化器。2005年经湖北省经济委员会批准,该院组建了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中药工程研发推广中心,主要进行现代中药共性关键技术在研究、开发及工程化的推广应用,为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平台。这些平台开放的技术和设施,大大地提高了学院对外服务能力。

    三、加强与企业、研究单位的联合,积极提供多种服务

    为了提高科技服务经济建设的功能,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该院十分重视与企业及其他单位的科技合作。十五期间该院与湖北福人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了中药新药研究实验室,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功地合作开发了多项中药新药。与武汉刘天保药业有限公司共建了中药标准饮片中试基地,为企业的科技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企业的联合大大改善了相关研究的基础条件,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在完成武汉烟草集团委托开发项目的基础上,现已意向共建科研开发实验室,同时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据统计十五期间该院共完成23家企业及研究机构委托研究项目41项。受到了相关单位的好评。该院在与其他研究单位合作申报大型项目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十五期间共承担国家973、863项目分课题6项。

    四、创建科研实验平台,为吸引高水平人才创造有利的条件

    该院在湖北省中药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伊始,即面向全球招聘中心主任,经过遴选引进了美国阿肯色州医科大学副教授、研究生院教授(博士和博士后导师),美国阿肯色州儿童营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方念伯教授担任中心主任。方念伯教授1982年被选送美国学习,师从现代天然产物化学先驱、世界著名天然产物化学家Dr.Mabry,获得博士学位,中心引进方教授既可以利用其掌握的先进技术为中药的研究开发打开新的思路,又可以增强中心的研究实力和知名度,同时可以凝聚科研团队使科技人员安心工作。方教授现正在积极组建科研实验室,准备将他的技术应用于中药新药研究及基础研究。学院积极鼓励科研团队的协作研究,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学院在十五期间先后支持了10个青年科技团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将优秀的创新团队推荐申报上级科研团队以获得更多的支持。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设立了院科研基金,重点支持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

    传承创新 构建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医药教育体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竞争择业就业的机制已基本形成。在此形势下,建立一套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新型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因此,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突出中医学科的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出既符合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的培养要求,又能反映中医学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继承型培养模式——中医教改实验班。

    一、中医学专业教改实验班的基本办学思路

    近10余年来,随着中医教育改革的深化,该院自1993年试办中医七年制班后,于2001年正式开办中医七年制专业,这种长学制教育由于更加强调基础理论的坚实与临床技能训练,作为一种新型人才模式,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也给传统的中医五年制专业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反思目前全国大多数中医院校及该院的中医学专业,虽然相继进行了专业或专业方向分化,但仍然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学术争鸣,中医理论没有突破,传统中医特色在蜕变,以及在培养目标方面受到老一辈中医学家愈来愈多的质疑等问题。中医学术思想之所以百家争鸣,其中师带徒形式的传承功不可没。为保持中医传统特色优势,培养高质量的传统中医人才,为造就新一代湖北名中医打下基础,学院借鉴中医学专业58级4班在师承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发挥学院的师资优势,在2004级中医学专业中开办“教改实验班”,这是该院对中医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办学理念的更新为先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从教材、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内涵建设入手,在完善现代中医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努力挖掘传统师承教育的长处和优势,形成独具时代特色的新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为培养高质量的中医继承型人才,为造就新一代湖北名中医打基础。培养模式是实行院校教学和跟师临床相结合的四年一贯制,并执行严格的考核及质量标准。

    二、中医学专业教改实验班的课程设置特点

    (一)强化中医经典课的学习及临床思维的培养,充分利用该院在中医经典课的教学中的优势,突出经典理论课在理论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强化中医经典课的学习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大经典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经典课占中医类课程的1/4(普通班为1/6)。在制定“中医学专业教改实验班”的课程体系中,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学科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把经典著作作为理论教学的核心内容。

    (二)强化传统文化、古汉语及英语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突出该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并重的特色。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医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其产生和发展过程融入了大量的文史哲等传统文化的精华。历代有成就的医家,其传统文化功底深厚,都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成医家。因此,要培养新一代名中医,加强中医传统文化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学院开设了古代汉语、中国哲学史、中国医学史、易经选读、论语选读等传统文化课,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强化学生的人文底蕴,努力做到文理渗透交融。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奠定基础。新一代中医面临中医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坚实的外语基础有利于中医走向世界。因此,除加强公共英语学习外,该班亦开设了中医药英语、欧美英语阅读等课程。

    (三)回归临床,以“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特点,以跟师临床实践作为主干课程:在临床和教学第一线选拔有较丰富中医临床经验的教师和医生作为临床指导老师,坚持大二至大四的临床带教,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并同时开设中医名家医案选读课程,以“四年一贯制”的跟师临床-医案选讲-中医思维模式训练-毕业实习贯彻始终。探索基础与临床同步教学,理论与时间滚动联系的教学方法,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与目前医学生“基础课→临床课→实习”的“三段式”培养模式明显不同。2004级中医“教改实验班”经专家考核,认为该班较好地完成教学计划。2005级中医“教改实验班”在充分总结2004级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学经验基础上,以按照新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

    优化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内容

    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主要接轨点。培养跨世纪人才和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必须致力于课程体系的改革,突破原有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调整,达到系统和整体上的改革。湖北中医学院先后两次修订教学计划,提出了修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整个医学科学在微观上从细胞、亚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中医方法论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宏观上又出现了群体医学、老年医学、预防医学、急救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全科医学等大批新兴、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为此对中医人才在知识结构、心理素质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上,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淡化专业界限,实行通才教育,使之具有基础宽厚扎实、动手能力强、外文水平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医、理、工、文相结合的复合型“通才”。在课程改革上必须拓宽专业面,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兴科技成果,开设大量新的课程,以适应培养跨世纪中医药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

    根据基础扎实,知识面款,素质高,能力和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分配学生各大知识模块的比重。

    (一)理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计划

    高级中医药人才其业务规划基本上应具有三各方面的知识:

    1.本专业较系统的基础理论。

    2.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本专业科技的新发展。

    3.一定量的社会、人文、心理、管理科学知识。

    根据中医药人才知识模块的特点,在课程体系改革上,提出要优化教学计划,适当精减基础理论的比重,把基础知识列成“菜单”,在保证学科体系完整性基础上,对后续课程有用的作重点讲解,力求掌握了;对后续课程无直接帮助的,只作一般介绍,不作研究。

    对专业知识模块,要求作必要的压缩和消减,不宜按比例作简单的减法,而应在“撤销合并,重组课程”上下功夫,挤出时间,增加专技前沿的课程。

    在社会人文、心理知识模块中,要求以了解社会、经济与中医药发展的关系,并学会适应这种环境为目的,开设课程,使学生在知识结构整体上得到优化。

    这三方面的知识模块如按课程性质可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遵循“前期趋同、后期分化、淡化专业、拓宽口径”的课程设置原则,实行各专业公共基础课基本趋同,中医与针灸推拿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基本趋同;中药和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基本趋同。

    (二)削减课时,合并课程,确立新的主干课程体系

    修订教学计划不作简单的加减法,而是以“理顺课程体系,精心组合课程,重拟教学计划”为原则,使课程体系得以优化,同时在确定各知识模块的比例、增删课程、取舍课程内容时,充分依靠本专业教师的智慧,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意见,尤其注意倾听工作若干年后毕业生的反馈意见,进行综合分析,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整体优化。

    (三)加强实习、实验课程,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学生对所学课程常有“支离破碎,互不关联,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这是由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而引起的,而中医药学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在优化教学计划、削减课时、精减内容的同时,按照“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原则,采用基础与临床交替结合,理论与实践滚动联系的形式,认真筹划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方面,多开综合性实验课,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提高验证性实验教学质量和考试质量,科学制定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在教学实习方面,中医学专业和针灸推拿专业在中期教学实习之前,增加阶段见习时间,中期教学实习后,进行基础教学综合测试。在临床教学方面,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组织开设临床基础实验课和临床技能实验课,加强规范化训练。

    (四)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提高课程质量

    “课程是时代精神的折射”,课程建设是提高课程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工作。制定了科学的教学计划,设计了合理的课程结构之后,重点应放在课程的内涵建设上。湖北中医学院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制定了《湖北中医学院优质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实行优质课程建设立项和评审制度,有力地推动了该院的课程建设工作。学校对已确立的主干课程分批立项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过程、教学条件、教学研究与学术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建设指标和评估指标。并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资助,每年定期检查评估。目前已有23门主干课程立项建设,有《伤寒论》、《解剖学》、《中药鉴定学》、《中医内科学》、《病理学》、《针灸学》等六门课程达到了省级优秀课程标准,被授予省级优秀课程称号,对已获优质课程称号的课题,定期进行复审,确保优质课程的质量和教学质量。

    题记: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也是一份震烁古今、泽及万民的“富有大业”。数千年来,它秉承“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发扬光大、绵延至今。湖北中医学院人在传承着这份岐黄大业,也在坚守着这种创新盛德。

    问道师承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该院护理专业创建于1986年,二十年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高级护理人才,毕业生遍及海内外。近几年,护理系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由最初的专科发展成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并引进了大量教师,其中青年教师占80%以上。为了帮助青年教师适应新环境、掌握新工作,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才,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相互学习与借鉴,提高整体的办学水平,护理系制订了一系列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并将中医传统的师承制引入培养机制,在青年教师培养中实行导师制。

    在首次导师制活动中,经过各教研室认真推荐,首批确定了5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导师和5名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教师,双方签订“帮学协议”。指导周期为一年。在一年的指导期内,一方面,青年教师要在导师安排下有计划地听导师或其他教师讲课,并写出详细听课笔记;精读本科教材,并写出读书笔记;参与一项科研、做一次读书报告、至少发表论文1篇;精读一章外语专业教材、翻译一篇专业文献;有条件的参与导师临床工作。另一方面,导师不但要听青年教师讲课,而且要指导青年教师熟悉教学环节的全过程。指导期满后,师徒都要写出总结,连同考核表、批阅后的青年教师笔记一并上交护理系备案。指导期内,青年教师及其导师的任务必须完成,系教学督导团也会对两者进行督促,督导团将会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性听课,并与其平等地当面交流,从爱护青年教师的角度,诚心诚意地帮助其尽快掌握教学规律,把教学水平提上去。另外,督导团对导师也有相应的考核要求。每学期由护理系和青年教师所在教研室共同考核一次,由分管教学的副主任负责审查,对考核合格的青年教师,年终护理系给予导师适当的工作补贴;对考核不合格的青年教师,护理系将核减其授课任务和岗位津贴直至待岗。

    近日,护理系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会,师徒进行了签约。在拜师会上,导师们一致认为,要与青年教师一起,教学相长,共同探索与实践,并开拓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教学与科研规律的新的教学与科研的道路,为培养新一代思想过硬、素质全面、教学有方、学术见长的青年教师甘当铺路石。5位青年教师也纷纷表示,一定尊重导师,虚心求教,努力上进,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育者之歌唱响唱好。

    有了导师制,每个新进校的年轻教师身边就有了一位师长,遇到问题和困难,通过交流、讨论很快可以得到解决,这不仅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对“老”教师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和提高。而在学校,则造就了一支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的高素质的护理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