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38248
释疑药物性锥体外系症状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30日 《现代护理报》 2006.12.30
     锥体外系为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若发生病变可致肌张力改变和不自主运动症状,常见临床表现有:①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呈现扭转痉挛和(或)痉挛性斜颈症状;②肌阵挛,患者出现单个肢体肌阵挛发作和(或)颈强直发作现象;③Meige综合症,患者有单侧或双侧不自主眨眼、噘嘴、伸舌症状;④帕金森综合征样症状,患者表现为行动迟缓、阵颤和姿态不稳等。

    药物可成为锥体外系症状的原因之一,由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症状,通常被称为药物性锥体外系症状。由药物引发的锥体外系症状本质上是一种功能性改变,可随着停药而迅速缓解并恢复正常。

    能够引发锥体外系症状的药物,从类型来说,主要有四类药,即抗精神病药、中枢性镇吐药、抗癫痫药和抗组胺药;从具体药物来说,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胃复安(灭吐灵)、氯丙嗪、卡马西平、多潘立酮、舒必利、扑尔敏、氟桂利嗪和异丙嗪等。一般情况下,这些药物虽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的潜在危险,但在常规剂量时极少出现不良反应。只有在大剂量用药或连续用药的过程中,由于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量大或在中枢神经系统蓄积过量,才有可能通过影响多种神经递质的功能而致锥体外系功能发生改变,导致患者出现震颤、肌张力增高和肌阵挛等复杂多样的锥体外系症状。由此可见,在服用上述药物时,一方面要注意控制剂量,不随意加量,不随意增加服药次数,严格遵医嘱用药。儿童服用上述药物要适当减小剂量,因为药物更易通过儿童血脑屏障,并且易发生药物蓄积,所以儿童用药时要谨慎从事,以降低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在长期服用上述某种药物治疗疾病,如服用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服用氯丙嗪治疗精神疾病期间,要留心观察锥体外系症状。若服药期间出现震颤、肌张力障碍或肌阵挛等临床表现,要虑及药物副作用,对医生说明服药史,供医生参考,以降低误诊率,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

    作者:陕西省宝鸡市卫生局副主任医师韩咏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