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泌尿外科 > 肾脏 > 肾错构瘤
编号:11326856
肾错构瘤误诊1例
http://www.100md.com 《西南军医》 2006年第6期
     病例 摘要 患者女性,35岁。在门诊检诊做CT检查时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于2006年6月5日入院诊治。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双肾未触及,无叩痛,无血尿。放射介入检查见左肾有一类圆形肿物,范围5cm×4cm大小,临床诊断为肾癌。于2006年6月13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肾切除术,术后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示:病肾表面灰红色,大小为11cm×8cm×5cm,切面于肾髓质内见一灰白、浅黄色包块,体积为5.5cm×5cm×4.5cm,质中等,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镜下:肿瘤组织由血管、平滑肌、脂肪构成,见脂肪组织较为成熟,血管壁厚,灶性区域内见平滑肌细胞异型,表现为核深染及大小不一,部分伴变性坏死及慢性炎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左肾)错构瘤。

     讨 论

    肾脏错构瘤较为少见,属于一种发育异常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肾髓质,无包膜。好发于成年人,两侧发病率相近,一般为单发,偶尔为多发或双侧。体积较大的错构瘤可发生变性、坏死及大出血,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由于该肿瘤常无明显的症状,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最终诊断有赖于术后病理检查。病理诊断时要与恶性间叶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相鉴别。病变中,如脂肪成分太多,易诊断为脂肪瘤,要仔细寻找平滑肌和血管。有时平滑肌细胞虽有一定的异型性,但不能作为恶性的指征,要多取材,多切片,找见较多的间变细胞和核分裂像,方可判断恶性。否则易造成误诊,值得临床医师注意。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59医院病理科(云南 开远 661600), http://www.100md.com(张滇新 魏永敬 汪兆亮 张双丽 杨丽琳)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泌尿外科 > 肾脏 > 肾错构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