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热带医学》 > 2005年第6期
编号:11333310
超声在食管贲门癌诊断中的价值
http://www.100md.com 《中国热带医学》 2005年第6期
     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LU Hong,LIANG Jun-qiang.

    (Gaozhou Municipal People's Hospital,Gaozhou525200,Guangdong,P.R.China)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食管贲门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食管贲门癌组及同期健康对照组,分别行超声、X线钡检及内镜检查。 结果 癌灶组B型超声显示为管径增大、管壁不规则增厚以及胃部延展病灶,远隔脏器的转移和淋巴结肿大等声像图改变。其对于X线钡检、内镜检发现的中晚期腹段食管及贲门癌超声的发现率可达97%,而且对病灶的管壁外侵范围,远处转移病灶的检出优于X线钡检。 结论 对于腹段食管及贲门癌的诊断,X线、内镜、超声各有所长,结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率。

    关键词:食管贲门癌;超声检查;诊断

    食管贲门癌为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肿瘤之一,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内窥镜、X线检查,近年来超声对食管贲门癌的诊断也得到了临床上的重视。现报告85例健康体检者及94例食管贲门癌患者经体表B型超声检查的结果,以探讨应用超声检查技术诊断食管贲门癌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94例均为2001~2005年5月高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住院患者,男68例,女26例;年龄32~72岁,平均52岁;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超声检查前有61例接受内窥镜检,55例接受X线钡检,其中18例先后经同窥镜检X线钡检发现癌灶,4例为进行超声检查时首先发现并明确诊断食管下段癌和贲门癌,其中1例先行X线钡检未发现病灶。对照组85例,为同期随机选择的健康体检者,男性57例,女性28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15岁。超声检查前有26例近期内做过X线钡检,19人近期做过窥镜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1.2 检查方法 使用仪器ALOSSD-620型超声诊断仪凸形探头,频率3.5MHZ。检查时空腹,取平卧位,探头置创下沿左肋缘斜形扫查,可得到长轴切面,腹段食管和贲门管为管状结构,与胃连接处呈喇叭口状,两侧管壁为厚度均匀的低回声,中心见起于穿膈处,止于贲门口的线状强回声,部分呈双线状,探头由右向左纵形扫查,可得到不同断面的短轴切面,为中心呈强回声点,外周环绕厚度均匀低回声管壁的扁圆结构,在贲门口处冻结图像,测量前后径、横径、管壁厚度。改坐位,观察液体通过贲门的情况,然后再平卧取头低足高位,观察胃底的胃壁层次,厚度癌灶的延展范围等。顺次扫查腹腔实质脏器,特别是肝脏有无异常回声,贲门癌灶与肝脏、腹主动脉的关系、观察贲门旁、腹主动脉前、胰周有无肿大淋巴结等。

     2 结果

    85例正常人,均可见到腹段食管和及贲门的声像图,其管径13~20mm,管厚4~5mm,管中央线状强回声清晰连续性好。观察组中超声提示腹段食管癌17例,其中8例X线钡检及手术证实胸段也有病灶。超声发现贲门癌59例,贲门胃体癌7例,贲门胃底癌10例,胃癌1例,手术发现其中有6例胃的浸润灶,4例胃底的延展病灶未能检出,14例超声测值明显小于实际肿瘤范围。1例超声、内窥镜、手术所见结论均为贲门癌,术后病理为贲门炎伴出血。1例超声诊断胃癌,内窥镜诊断为贲门癌,手术证实超声诊断。远隔脏器转移灶超声发现7例,肝脏左叶孤立病灶4例,右叶孤立病灶2例,多发灶1例。淋巴结转移手术及病理证实22例,超声检出淋巴结肿大14例,其中5例为单发。周围脏器-心包、腹主动脉直接浸润5例,手术证实。

     3 讨论

    根据本组资料,对于腹段食管及贲门癌的诊断,X线、内窥镜、超声各有所长,结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并可在术前较准确估计病变范围。

    目前X线钡检和纤维内窥镜检查仍是食管贲门癌诊断的主要手段。X线钡检可以显示食管至十二指肠的病变,能观察肿瘤产生的管腔铸型和动力改变情况,但在早期病灶极易漏诊。内窥镜直接观察粘膜改变,而粘膜活检更有助于微小癌、早期癌的诊断,但对壁在性肿瘤,肿瘤对管壁的侵润和管外发展无法观察。二者对周围脏器的直接浸润和远处转移检出受限。本组超声发现在4例病变侵及全肌层,经手术证实。内窥镜未检出。7例肝转移14例淋巴结肿大,3例毗邻脏器的直接浸润,二者未能诊断。

    经体表检查的B型超声可以显示食管穿膈后至贲门以及胃。使用凸形探头后克服肋弓障碍,图像显示更佳,本组食管贲门癌的超声图像主要有以下表现:①腹段食管贲门管径增宽,均>20mm,最宽约46mm;②长轴及短轴切面见管壁不规则增厚,环周增厚到34/94mm;局灶性增厚为59/94mm;最厚处达26mm;③短轴切面形态失常,呈假肾状、分叶状或不规则状,中心强回声呈偏心、多心改变;④癌变侵及胃小弯时(12/77mm)在增厚变形的贲门下方可见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延展至胃底时(11/77mm)胃底胃壁显著增厚,侵及毗邻脏器时(5/94mm)可见肿瘤与肝左叶、腹主动脉、心包之间境界不清,脏器活动受限。这些征象为超声发现和诊断腹段食管和贲门癌,对病变范围估计提供了依据。

    超声在术前发出膜腔内远隔转移可以弥补X线钡检和内窥镜检之不足,本组检出肿大淋巴结主要位于贲门旁。腹主动脉周围,最大直径37mm,最小直径7mm。术中及术后病理发出尚有8例转移淋巴结未检出。除胃肠气体干扰,仪器分辩率的限制外,对淋巴结转移好发部位的仔细扫描也很重要。食管贲门癌在腹腔内淋巴转移较为广泛,超声检查前做好肠道准备,检查是还应加强沿胃韧带、胰前缘的扫查。脏器转移发现7例均位于肝脏,这与文献指出食管贲门癌转移最常见部位是肝脏相一致。

    由于声窗的限制,经体表探测的B型超声无法显示胸段食管,使其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组有部分胃的病灶超声未能检出,这与体位及气体干扰有关,采用饮水后半卧位,头低足高位后有所改善。本组94例病灶组B超显示率较高,这与全部病例都为进展期,绝大部分先经过内窥镜检、X线钡检后再行超声检查有关。

     参考文献:

    [1]吴英恺,胸部外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456., http://www.100md.com(卢虹,梁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