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热带医学》 > 2005年第6期
编号:11333336
浙江省台州市71例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热带医学》 2005年第6期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71HIV/AIDS patients in Taizhou City,Zhejiang Province.

    HU Fu-yu,ZHANG Zong-xiang,CHEN Zhong-miao.

    (Tai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Taizhou318000,Zhejiang,P.R.China)

    摘要:目的 分析浙江台州市的艾滋病流行特征,探讨经济发达地区艾滋病疫情流行因素及防制措施。 方法 收集经蛋白印迹法(WB)检测HIV抗体阳性者资料、个案调查表进行分析。 结果 全市1996年至今已发生HIV/AIDS71例,其中HIV感染者61例,AIDS病人10例,7例已死亡;本市籍占38.0%,外来人员占62.0%;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20~39岁占78.9%;传播途径上经性途径占45.1%,经静脉吸毒占22.5%,有偿卖血或卖血浆21.1%,且夫妻双双感染发病的7对14例,占发现总数的19.7%。 结论 台州市艾滋病从特殊高危人群传播已转到重点人群传播,同时已进入普通人群传播,预防控制艾滋病已处于非常关键时刻,亟待落实以加强高危人群的主动监测与重点人群追踪检索工作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关键词: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台州市自1996年11月在河南籍来仙居县打工者发现首例HIV感染者至2004年底共经监测点发现HIV/AIDS71例,为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状况,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71例HIV/AIDS情况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监测对象 每年对辖区内的性病患者、暗娼、吸毒者、长途卡车司机、卡拉OK服务小姐、有偿供血者等HIV监测点的对象进行采样作HIV抗体检测,一旦发现HIV阳性者,即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监测。

    1.2 监测方法 对监测对象采血3~5ml,分离血清后置-20℃待检,用ELISA法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经台州市初筛中心实验室用多种试剂和检验方法复核为阳性者,送浙江省疾控中心用蛋白印迹法(WB)确诊;检测试剂用浙江省疾控中心统一调拨的ELISA和明胶颗粒凝集试剂,血站和医院初筛试剂由各单位自购,有效期内使用。

    1.3 调查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HIV/AIDS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着重了解其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可能的进一步传播范围,以及配偶、性伴的情况,并进行HIV追踪检测。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发现71例,其中HIV感染者61例,AIDS病人10例,7例已死亡。

    2.2 地区分布 按户籍统计,本市27例,本市籍占38.0%,外省籍42例、外国籍1例、本省外市1例,外来人员占62.0%。本市27例中,在本市常住的5人,省内流动的6人,省际流动的14人,出国史的2人;外省籍的42人中,河南籍的10例,四川籍7例,云南籍6人,广西与重庆籍各5人,安徽3人,贵州2例,广东、江西、湖南和新疆籍各1例;外国人为印度籍1例。按发现时的地点统计,全市9个县(市、区)均有报告,温岭11例,台州市强制戒毒所9例,临海9例,椒江15例,黄岩9例,仙居4例,玉环4例,三门3例,路桥6例,天台1例。

    2.3 时间分布 1996年10月31日发现首例HIV感染者,1998年7月在医院就诊者中发现首例AIDS病人,至2004年底共发现71例,一年四季均有发现,见表1。

    表1 台州市HIV/AIDS病例发现年份情况(略)

    2.4 人群分布 发现的HIV/AIDS中男性41例,女性30例,男女之比为1:0.73。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20~39岁占78.9%(56/71)。职业分布,流动打工21人,分别占29.6%,无业的14人,占19.7%,按摩、坐台小姐、服务员9人,占12.7%,个体经商、干部、农民各4人,占5.6%,学生2人,司机、海员各1例,其他不详11例。夫妻双双感染发病的7对14例,占发现总数的19.7%(14/71)。

    2.5 可能的感染途径 性途径占45.1%(32/71),经静脉吸毒占22.5%(16/71),有偿卖血或卖血浆21.1%(15/71),输入血液或血制品占7.0%(5/71),不详的占4.2%(3/71)。

    2.6 AIDS死亡距发现时间 7例AIDS死亡者中,1例在发现第2d就死亡,2例病人在发现后6个月内死亡,1例发现后24个月死亡,1例发现后逃跑失访(后据说在丽水死亡);1例感染者经19个月后发病,病后3个月死亡,另1例感染者9个月后发病死亡。最长为24个月,最短为2d。

     3 讨论

    3.1 加强领导,强化部门职责,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台州市自1996年以来监测发现首例HIV感染者、1998年发现首例AIDS病人后,感染发病呈倍数增加,共发现71例HIV/AIDS患者,其中2002年是2001年的3倍多,2004年是2003年的2倍多,达到24例,同期传播途径相同的淋病、梅毒等也成倍上升,速度相当惊人。从对高危人群主动监测资料分析看,目前发现的HIV/AIDS仅为“冰山之顶”,大量尚未发现的潜在感染者和病人正在不断地向四周传播扩散。而从传播途径来看,三条传播途径中经血和经性二条途径已经发现存在;经性接触占45.1%,高于全省水平,夫妻双双感染发病的7对14例,占发现总数的19.7%,说明艾滋病从特殊高危人群传播已转到重点人群传播,同时已进入普通人群传播,预防控制艾滋病已处于非常关键时刻,务必引起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预防艾滋病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打击和扫除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同时必须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落实专项经费,装备专用仪器设备,以适应艾滋病防制的紧急的繁重任务需要,以达到抓住关键机遇,控制艾滋病的发病流行。

    3.2 加强高危人群的主动监测与重点人群追踪检索工作;发现的71例HIV/AIDS感染病人中,通过对高危人群检测和重点人群流行病学追踪检索发现的分别占47.9%和7.0%,共占54.9%,说明这是发现HIV/AIDS的主要手段,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检测的数量每年仅15000人份左右,只占该人群的极小部分,需要加大投入,加大检测力度 [1] 。

    3.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院监测的敏感性;市县级医院在就诊者中发现艾滋病病例感染者22例,占总数的31.0%,说明HIV感染已有一个潜伏期时间,估计AIDS的发现呈倍增趋势;目前市县级医院的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和防治知识仍比较薄弱,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碰到有的医务人员对AIDS病人感到恐慌、害怕,甚至不知道怎么样处理,急需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的AIDS防治知识。提高监测敏感性。

    3.4 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在所发现的HIV/AIDS患者中,流动人口的比例高达93.0%,夫妻双双感染发病的占19.7%,且20~39岁占78.9%,表明艾滋病的感染发病具有人群和家庭的聚集性。流动人口在外经商、承包工程、打工、卡拉OK坐台和按摩服务等工作,大多居无定所,流动性很大;随着卖淫、嫖娼、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抬头甚至泛滥,使那些正处于性活跃期的流动人口,成为性病、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加强流动人口、特别是对来自艾滋病疫情较严重的地区(如河南、四川、云南等)的流动人口,进行及时、主动HIV监测与干预非常必要。同时,为防止出现母婴垂直传播,应加强育龄妇女特别是孕产妇的监测 [2] 。

    3.5 尽快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10例AIDS中有7例已死亡,死亡距发现时间最长为24个月,最短为2d,说明要加强宣传,提高就诊意识,同时要积极推行免费治疗的措施,提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龚向东,叶顺章,张国成,等.2000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3):131~134.

    [2]苏斌,齐青山,徐臣,等.娱乐场所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的试点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3,7(5):428~430., 百拇医药(胡富宇,张宗祥,陈忠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