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疗管理 > 医药管理部门
编号:11380210
公立医院改革小试牛刀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2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2.02
     记者从最近在海南召开的“2006年全国财政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以来,上海、安徽、浙江等省(市)进行了“收支两条线”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效。安徽省巢湖市的4家市直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仅3个月,收费水平就下降了15%~20%,住院病人则增加了30%、门诊量上升了10%,医院的成本下降了20%,收入却较同期增长了20%。医、患和管理各方对改革成效较为满意。财政部建议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继续进行试点。

    三大试点各具特色

    据财政部社会保障司透露,巢湖改革的主要做法有两点:

    一是统一收支,编制综合预算。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全部缴入财政专户,财政全口径核定医疗机构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收入预算根据单位申报数,综合考虑上年收入和本年影响收入变化的因素,会同卫生主管部门确定。支出预算按照定员定额标准核定,其中人员支出,按预算基期工资全额确定;一般公用支出,按前两年平均消耗确定(2006年的标准为人均2000元);卫生材料,按前两年平均消耗占医疗收入的比例确定(2006年为17%);考核奖励经费,暂按医疗收入和药品收支结余的一定比例,实行总量控制(2006年分别为4%和2%);设备修、购和其他支出按项目报批。
, http://www.100md.com
    二是统一支付,明确方式和顺序。取消医疗机构基本结算户,资金支出由财政实行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其中,人员经费支出、设备购置、药品采购、基建工程、一次性超过5万元的商品和劳务费用等,由财政直接支付;医院日常零星开支、小额购买以及需用现金支付的其他支出,由财政按一定数额核定备用金,授权医疗机构自行支付。同时,本着突出重点、优先保障原则,医疗机构的资金支出,按照离退休人员工资→在职人员工资→成本补偿支出→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支出→其他支出的顺序依次保障。

    在社区医疗改革方面,上海市长宁区的做法是,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实行财务人员派出制,按照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运作资金平衡的原则,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所有收入纳入内部预算管理,取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算外资金结余留用,加强成本核算,支出按照定额标准和实际成本进行补偿。同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激励考核机制,切断医疗人员的个人收入与医院业务收入的挂钩关系。通过建立新的考核激励分配机制,使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与技术水平、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的综合考核紧密挂钩,并适度向关键岗位、一线服务人员和全科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基本保持医务人员的收入稳定。
, 百拇医药
    据了解,杭州市下城区今年3月在潮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的改革是:医生工资、奖金和医院的工作经费都由政府来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入则上缴区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医务人员的奖金不再按照创收多少来发放,而是按服务质量和数量发放。

    三大启示有待完善

    财务管理是医院运营的调节阀,既涉及财政卫生经济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也直接影响到医院运行成本的多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医药负担。因此,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能绕开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分析这些省市的改革试点经验,可以给予人们三个方面的启示和思考:

    一、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改革。

    巢湖的改革能够顺利开局,至少有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先后实行综合预算管理、财政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搭建了财务监管统一平台,使得改革进程水到渠成;
, 百拇医药
    二是部分医疗机构盲目发展导致负债累累,个别医疗机构人员工资发放困难,使得改革有了职工拥护,实施时机恰当。

    三是巢湖市直医疗机构规模有限,在医、患和政府三方博弈中,医院的绝对优势不明显。

    “收支两条线”需要建立在复杂、微观的成本测算基础之上。由于社会保险精算制度还没有在我国全面铺开,当前很多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如医院的成本核算很多方面并不清晰,人力成本是多少?特别是高层次医疗技术骨干的人力价值如何定价?保值、增值是否为公立医院的主要目标?保值的概念就必须折旧,折旧又如何计提?设备、设施的投入到底应该算多少?

    在现实中,物价在上涨,人力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时刻在变化。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搞清楚,简单地说收支两条线,肯定是没有基础的。从全国情况看,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大,医疗资源不均衡,医疗改革和财政预算改革步伐不一,因此财政部的同志认为,探索公立医疗机构综合预算管理改革,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把改革的力度与各方面的承受度很好地结合起来,目前还只能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
, 百拇医药
    二、改革既要规范管理又要规避风险。

    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中,特别是医疗支出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难以掌控。而且,当前国家财力和经济条件有限,国家不可能像对待基础教育事业那样,将公立医疗机构“养起来、包下来”。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实行“收支两条线”可能出现体制复归,面临着效率难题。“收支两条线”如果使得医院、医生没有了积极性,给社会带来的将是另外一种看病难——看病要开后门、找熟人,就医要排队甚至买号,医疗条件和环境改善迟缓等等,传统体制下的低效率难题又将很难避免。因此,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有潜在风险的,没有扎实的改革基础工作和部门配合支持,势必会影响医疗机构的积极性,继而影响卫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没有对医疗卫生支出的强大掌控能力,还可能造成医疗供需双方过度利用卫生资源,从而引发政府财政风险。

    财政部的同志认为,在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发挥财政部门财务监管的职能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规范公立医疗机构的财务收支行为;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公立医院目前特殊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合理整合卫生资源配置,调整财政补助政策,综合考虑医院的功能、收支、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可供财力等因素,按照“保一部分、放一部分”的总体思路,逐步加大投入,支持和促进公立医院的健康运行和平稳发展。
, 百拇医药
    三、改革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公立医院的财务监管改革,不仅仅是资金收支的问题,还涉及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经营发展以及财政卫生经济政策等方方面面,同时还牵扯到医疗机构、卫生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以及医务人员、患者、医药商品供应者等诸多部门和群体的利益。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单靠财政部门一家孤军作战不行,单就财务改革而改革将行不通。

    巢湖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就能说明以上问题:一是程序繁琐,资金周转时间长。医疗机构的收入从上缴财政专户、资金申报、资金审核到资金拨付,涉及不同银行之间的跨行结算,须经多个流转和审批环节,导致资金的在途时间较长,对医疗机构的资金周转和使用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是备用金有限,急需支出难满足。由于财政按照医疗机构一周的正常支出核定备用金数额有限,因此,医疗机构发生事故赔偿、急救费用等应急性支出和突发性支出时,由于备用金不足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三是医疗机构、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沟通尚待加强。医疗业务比较复杂,医疗机构预算和财务管理较为特殊,财政部门直接参与,就要加强与医院的联系,研究和把握医院的规律,变“管理型”为“管理服务型”。财政部的同志提出,为提高效率,应建立财政、卫生、医院参加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协调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及时协调和解决问题。

    我国当前出现的“看病贵、看病难”,与公立医疗机构强化逐利动机、淡化公益性有着直接联系。公立医疗机构的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甚至进入财政“统收统支”,可以断绝其逐利动机,促使其回归公益性。但是,我国正处在转轨时期,不确定因素众多,各地医疗事业发展又不平衡,简单把医疗机构“养起来、包下来”会有许多弊端,因此目前还只能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收支两条线”试点。, 百拇医药(新华社记者 李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