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23452
听见绽放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6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4.16
     业界普遍诟病的东北落后的根源,大多落定于旧有体制和机制:国企比重大,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心态扭转难度高, 直指东北区域医药产业发展的局限性。

    振兴“北药”所面临的重大难题,正是对一大批国有医药企业的资源整合和产权重组。随着近年来对“北药”改制的不断摸索,通过运用资本市场的力量,东北制药、吉林亚泰、哈药集团、大连美罗、吉林制药、辽宁成大等一批“北药”典型代表企业,正在逐渐剥离旧有体制束缚,逐渐走向医药经济发展的台前。

    国企改制寄予厚望

    在国企改制这条道路上,东北三省的力度均不同凡响。2005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就推进企业改革作出决策,规定除大型煤炭企业外,放开地方国有大企业的股权比例限制,鼓励境外企业、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由此制定出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资产总额达6000亿元的2000多户地方国有大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 http://www.100md.com
    与国企改制中的主角一样,政府在东北上市公司的重组中也是强力主导的角色。就一直备受关注的东北药重组问题,在沈阳市政府积极与各方蹉商下日渐明朗。据知情人士披露,沈阳市国资委为了推进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与多个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就重组东药集团事宜进行了广泛接触、洽谈,其中与北大方正集团多次接触,双方就有关洽谈内容和情况形成了工作备忘录。

    作为我国最大的原料药基地,东北制药拥有国内最大的磷霉素钠和VC生产能力,其VC产量居全国第一,世界市场占有率为20%。依托全球维生素行业升温的趋势,东药重组时的身价将较之前加码不少,对于重组方来说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收购成本。

    虽然目前东药方面并未透露出方正入主的确实消息,但沈阳市国资委方面已经明确表示,在“十一五”期间,东药集团将推动企业整体创新和提速发展,以并购重组为手段,形成企业全新的发展系统和动力机制,理顺组织结构关系和资本关系,争取东北制药集团在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到2010年实现百亿元的发展目标。
, 百拇医药
    而前身为辽源市茶叶经销公司的吉林亚泰集团,其改制之路的最终指向归于医药产业,使其成为“北药”一族中不可小视的重要力量。1986年,亚泰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1995年11月集团正式上市。

    亚泰集团副总裁刘晓峰表示:“亚泰集团介入医药产业的基本模式是资本运营和产业整合。”作为多元化、综合类的上市公司,医药产业现已发展成为亚泰集团支柱产业之一。从1998年起,通过收购兼并、合资控股等资本运作方式,涉足了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中药和现代生物工程药、基因工程药生产领域。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亚泰集团医药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药业研发中心—生物药生产基地—中药生产基地—药品批发零售”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整体发展格局。新型系列抗癌生物导弹药物——注射用重组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 A融合蛋白(LRH)的研发成功,进一步拓展了亚泰集团医药产业的发展空间,提升了亚泰集团医药产业的整体实力。

    亚泰集团在2001年大举进入医药流通领域,与国内第一大医药流通企业上海医药集团强强联手,组建了由亚泰控股的亚泰华氏医药公司,现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药品批发网络体系,发展了百余家医院客户。不久前,亚泰集团再次出击,将吉林省最大的药品流通企业吉林大药房纳入旗下,规范为吉林亚泰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并成为全国医药连锁经营试点企业。
, 百拇医药
    对接国际优势资本

    一些业绩好、市场开发成熟的大型企业,在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后,往往容易遭遇扩张乏力、主要指标下滑的困境,而哈药集团的经营模式,则为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解决方案。

    哈药集团超越群雄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思路,可以简化为一个公式:招商改制+内部整合+对外购并=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

    哈药集团拥有29家全资、控股、参股公司,130余家覆盖全国的销售办事处,130余家连锁药店。截至2004年1月1日,资产总额为83.4亿元。销售收入连续4年名列全国100家重点大中型医药工业企业前列。然而,由于国有资产授权不完善、不到位,多年来企业的资本金一直没有真正到位,没有建立董事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哈药集团潜在的危机令人焦虑。

    为确保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哈药集团的绝大部分优质资产都注入了股份公司,集团在股份公司中的权益占集团公司净资产的90%以上。所属企业除股份公司和少数几个较好的全资子公司外,其他企业不良资产包袱沉重,仅靠其自身的能力难以消化。而集团每年从股份公司获得的股权收益,除去消化非经营剥离和有关费用外,基本没有结余,根本没有消化历史包袱和再投资的能力。
, 百拇医药
    2004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将哈药集团增资扩股工作确定为全市国有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项目之一,并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组。同年12月14日,哈尔滨市国资委、哈药集团、中信资本、美国华平投资和辰能投资五方共同签署了《重组增资协议》。3家投资公司以现金方式向哈药集团增资扩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原股东哈市国资委将持有45%的股权,继续保持其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至此,哈药集团总资产达到105亿元,净资产达到57.65亿元,增资的20亿元亦为未来5年间实施资本扩张战略奠定强大的基础。2005年7月20日,国家商务部下文正式批准哈药集团成为中外合资企业。

    与此同时,2005年7月,继哈药三精股份公司与三精有限母子公司整体合并圆满完成哈药三精的借壳上市之后,通过资产的置换、剥离,哈药三精的经营业绩、盈利能力、资产结构等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有效提升了上市公司质量,被誉为“国内资本运作的成功典范”。哈药集团总经理姜林奎表示:“集团层面的制度创新激活了发展原动力,资本市场的活跃也为哈药注入了新动力。”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哈药集团依靠内涵式与外延型并举的方式,全方位实施资源配置、资产重组、架构重建,以机制变革、资本运作和技术创新为根基,促使企业经营规模在高起点基础上实现再次快速扩张。2006年1至10月,在整个医药行业遭遇“寒冬”的情况下,哈药集团利润和销售收入指标分别在全国医药工业企业中排名第1位和第3位;在《证券市场周刊》公布的2006最佳成长性上市公司50强名单中,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三精制药、哈药集团分别位居制药类上市公司第1位和第3位。而不久前,从哈药集团又得到证实:其海外上市计划正在拟订中。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哈药集团正登上越来越宽广的舞台。

    成功的转型样本

    国内抗生素四大巨头之一的美罗药业与国际对接的方式则另辟蹊径。

    向来以医药商业见长的美罗药业,上市以来,公司由过去以生产抗生素为主转型为涉及心脑血管、消化内科、病毒感染、肿瘤、糖尿病、过敏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产品群。其红霉素产量占全国产量30%以上,新产品欣美罗可与同类进口药品相媲美。公司国际化的经营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2003~2005年公司先后接受了英国、瑞士、意大利、美国等国外公司的质量审计。作为一个着眼于全球化战略的企业,公司拥有被欧洲认证官员誉为“世界一流”的工厂和员工。目前,公司与欧美合作伙伴新签定合作项目7个,加工生产项目4个,产品20多种。美罗大药厂固体制剂生产线获得了澳大利亚GMP认证,产品出口国际市场的前景广阔。

    通过打造世界级药品生产基地,不断与国外技术融合,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美罗药业向国际市场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今后产品大举进军国际市场做好了铺垫。, 百拇医药(王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