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34591
“心情不好”导致的怪病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23日 《健康时报》 2007.04.23
     苏志暖:南京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擅长对小儿神经内科疾病,如癫痫、睡眠障碍、儿童行为障碍、多发性抽动等疾病的诊治,擅长运用小儿神经电生理检查指导临床疑难杂症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挨了批评 不断抽搐

    10岁的东东平时娇生惯养,一次因为考试没考好,挨了妈妈批评后往地上一坐,两眼眨动,四肢就抽动起来。到医院做了全身检查和脑ct扫描,并未发现异常。在后来住院期间没有再出现抽动,医生诊断为“癔症”,随后通知第二天出院,当天晚上,东东又开始四肢抽动,两眼发直。医生给他推注了20毫升的生理盐水并告诉他这是特效药后,东东立刻停止了抽动,一会儿就和医护人员说说笑笑的。

    不明原因的晕厥

    4岁半的珍珍,早上和妈妈说“我只能说两句话了”随后就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两眼呆滞,无论怎么喊也不回答。到医院做了全身检查,包括脑电图检查,一切正常,住院期间一会儿说胸闷,一会又晕了过去,最后考虑为“心因性疾病”。经暗示心理治疗,逐步恢复正常。

    无缘无故不能行走

    对7岁的成成,家人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一天放学回来后他要吃饺子,奶奶说今天的饭已经弄好了,明天再说吧,并说这孩子怎么这么磨人啊。晚饭后成成就说两腿无力,不能走路了。到医院检查后一切正常,用药后病情也不见好转。一天,他和护士长聊天,问护士长给他用的是什么药,护士长灵机一动说是治疗他这个病的特效药。成成信以为真,没几天就完全好了。

    南京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苏志暖:癔病是一种心因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孩子在语言表达、沟通等方面的问题,心理有障碍后不能很好疏通,就会通过躯体表现,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抽搐、肚子痛、肢体不舒适……儿童癔病多见于5~10岁的女孩,多是因家庭不和、父母过分溺爱,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好显示自己和暗示性较强的性格。患儿受到某些精神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便发病。发作形式以情感爆发、躺地打滚、哭闹或抽搐等,以引起关注。每次发作后要求便得到满足,从而反复出现类似发作。儿童癔病症状易变化,易受暗示,发病突然,消失也快。

    儿童癔症与现代独生子女太过娇生惯养有关,物质滥用、过分追求享受等都会让孩子的心理太过脆弱。一旦发现孩子有以上表现,可到医院的神经精神科诊治,并消除引起发作的诱因,从心理上消除易受暗示、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 百拇医药(南京市儿童医院 庞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