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营销.药店
编号:11464703
“养虎为患”与渠道优化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23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4.23
     若是为了安全起见,采取对经销商严密监督和严加管理的办法,甚至在部分市场干脆取消大的经销商,改由厂家直属驻地机构来经营市场,直接抓当地的终端,这样做安全性可能会高一些,厂家多少也能直接掌控市场。但是,这需要厂家在前期进行大量的市场基础性建设投入,增加厂家的人事成本,导致综合营销成本直线上升,若是控制不当,增加的成本甚至有可能超过利润。这也是许多厂家采取市场直营以后,导致营销亏损的原因所在。

    对于医药生产企业的营销人员来说,对经销商的管理工作就像每天穿衣吃饭一样,是一个现实得不能再现实的问题,企业的业绩、收获的希望、理解与配合、矛盾与阻扰等等,都维系在经销商身上,因为具体的市场销售工作还得由经销商做。只要企业的产品营销工作不停,企业的营销人员就得面对经销商。但是,在一些企业的营销工作中,经销商管理问题层出不穷,所谓“按下葫芦起了瓢”,老的问题刚摆平,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许多做了10多年医药营销工作的老业务人员,也不敢说完全能够搞定所有的经销商问题。其实,企业的营销人员与经销商的合作过程,就是一个互相斗争、互相扯皮、互相合作的过程。
, http://www.100md.com
    以上还只是企业的基层业务人员所考虑的问题,作为企业的高层,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因为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医药产品供大于求的时代,生产什么产品远没有怎么样销售产品重要。产品多了,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自然更加激烈,虽然表面看来,企业是在争夺消费者,但争夺消费者实际上也是在争夺渠道,因为产品要通过渠道才能走到终端,才能与消费者见面,才能产生最终的销售。而这里的渠道是以经销商为主体构成的,渠道管理其实就是经销商管理,经销商手里所掌握的渠道资源(如下线二批商、零售终端等等)就是经销商赚钱的资本,医药厂家之所以找经销商,也就是看中了这个渠道。医药厂家在组织营销工作时,只有整合经销商手中的渠道资源,才能编织出一张覆盖全国的产品销售网络来,这张销售网络的质量决定了厂家产品的销售业绩。

    既然企业的产品营销工作离不开渠道,而渠道又是以经销商作为主体的,那么作为医药生产厂家,又如何来定位和对待这些经销商呢?

    厂家的两难境地
, 百拇医药
    营销圈子里有这样一句话:把经销商当爹敬,当贼防。其中道理很简单,正是因为有了经销商,厂家的产品才能一箱箱一件件卖到全国各地。几乎每个厂家的发展,都离不开经销商,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理应得到厂家的尊敬,因为厂家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都离不开经销商的合作与配合。但是,经销商又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才来与厂家合作的,也就是说,厂家和经销商都在想方设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厂家的营销人员想方设法向经销商压更多的货,经销商也在绞尽脑汁地向厂家索取更多的费用和支持,有时候,经销商为了自己的利益更加有保障和赢利最大化,不惜牺牲厂家的利益,例如虚报市场费用,夸大产品损耗,跨区冲货,破坏价格体系等等。这些行为,有时候会对厂家的整体市场进程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其造成当前的局部利润损失是小事,若是导致战略或品牌传播上出现问题,这个损失就是不可估量的。在营销工作中,有些企业的产品推广之所以失败,就是由于一些经销商的不规范操作造成的。

    鉴于此,有些厂家的高层在营销上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究竟怎么来面对旗下的经销商,若是把渠道放给他们来做,厂家帮助经销商建设渠道,虽然自己的产品销售路径能得到保障和通畅,但是也有可能“养虎为患”,因为渠道毕竟掌握在经销商手里,而不是在厂家手里,难免受制于人,经销商满意,企业才能共享渠道资源,若是出现竞争对手开出更有诱惑力的条件,经销商难免要做“墙头草”,这样一来,厂家辛辛苦苦的培育和投入就全部白费了。事实上,在医药界,也的确有很多经销商起初是依靠某个厂家的支持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但翅膀硬了以后,却一脚把“老东家”踢开,反而去承接“老东家”竞争对手的产品经销,全然不顾当初费尽心血扶持自己的“老东家”。
, 百拇医药
    若是为了安全起见,否定这些经销商的价值作用,采取对经销商严密监督和严加管理的办法,甚至在部分市场干脆取消大的经销商,改由厂家直属驻地机构来经营市场,直接抓当地的终端,这样做安全性可能会高一些,厂家多少也能直接掌控市场,但是,这需要厂家在前期进行大量的市场基础性建设投入,大量增加厂家的人事成本,导致综合营销成本直线上升,若是控制不当,增加的成本甚至有可能超过利润。这也是许多厂家采取市场直营以后,导致营销亏损的原因所在。

    渠道只能经营和维护

    其实,厂家的高层和营销人员之所以会处于这样的两难境地,是因为他们犯了一个主观上的错误,就是认为这些渠道和终端是能够控制的。正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想方设法去争取对渠道和终端的控制权,以为控制权抓在自己手里,事情就好办了。其实,渠道和终端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控制,只能从经营的角度来考虑,因为渠道是开放的,谁都可能进来,厂家再牛,也没有办法阻止其他同行的进入,经销商和终端的大门每天都是敞开的(除非是一条封闭的渠道,如团购之类)。另外,任何一个产品和品牌也都存在可取代性,市场总会有更好的产品冒出来,取代它的位置,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听说过某个厂家敢声称它的产品或品牌是无法取代的,是惟一的。
, 百拇医药
    所以,厂家在对待经销商的问题上,压根就不存在所谓的“两难问题”和“悖论”,而是要理性地看待自己与经销商的合作,理性地看待渠道。厂家是商人,经销商也是商人,商人和商人之间的往来,讲究一个“利”字。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因为利益,厂商之间聚集到一起来,而当没有利益或是别的地方有更高的利益时,自然也就各自散去。厂家没有必要抱怨经销商“有奶就是娘”,是“墙头草”,没有忠诚度,作为商人,只会对利益忠诚,为什么要对某个企业忠诚呢?而作为厂家,要更多地考虑如何给经销商不断地带来新的利益,例如,除了产品销售利益之外,厂家还可以给经销商带来知识利益,帮助经销商实现企业化转型,帮助他们成长。

    渠道是开放的,谁也掌控不了,与其试图掌握渠道,不如着眼现实,从经营渠道的角度出发,多考虑如何优化渠道关系,减少渠道阻隔之类的事情,策划和推出一些能展现市场影响力的活动或新产品,把对渠道的管理从经销商延伸到其下线二批商等等。

    这样看来,厂家的痛苦大多数是自找的,其根源在于从自己的主观出发看待问题,没有认识到市场和渠道只能经营和维护,不可能被一个企业控制。在厂家与经销商的营销合作中,应该是互利互惠的,厂商之间的地位也是平等的,不存在从属关系,如果没有利益,经销商也没有义务陪伴厂家共度难关。, http://www.100md.com(潘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