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研讨
编号:11439672
关于中医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22期
     传统科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问题,迫切需要战略的思考。

    中医发展战略研究的任务,是探讨中医学在现代和未来社会符合自身规律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根本途径,为确立继承、发扬中医学术的正确方针政策和具体方法,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对于端正认识、统一思想、促进中医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决定了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必须将“历史研究”、“现状调查”、“未来展望”三个部分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学分析和理论概括,展现其历史规律和必然趋势。

    事物的普遍联系法则,要求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必须注重探讨中医学术、中医队伍、中医事业与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密切联系,综合运用历史学、统计学、科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普遍联系中,为中医学的发展确立地位、把握方向、划定步骤、优化策略。

    一、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主要是指围绕重要现实问题而进行的中国医学史研究,其核心内容是近现代中医学史的研究。大致包括:近代中医发展的特点;个体和群体劳动方式对中医师临床诊疗质量和效率的影响;中医师自采、自购、自制、自用药物传统的评价;中医师知识结构的变化趋势;民间中医事业的兴衰和民间中医师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近现代中医政策的沿革;中医教育模式的演变对中医教育成效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社会因素影响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考察;传统科学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等。

    二、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是指对中医药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可以分为教育、医疗、药材、科研等诸方面。如:

    现代院校式中医教育状况。现代中、高级中医药院校的招生规模、生源特点、毕业生工作能力和就业情况调查;现代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学时安排的科学性分析;现代中医药院校师资队伍素质评估;高年级学生临床见习、实习基地的教学功能评估;不受任何限制的“连续升学”制度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政府组织实施的和民间自发存在的师承教育状况。对政府组织实施的师承教育,应当就师徒双方的实际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进行大样本的抽样调查,对相关文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详细分析;对民间自发存在的师承教育与政府组织实施的师承教育的异同进行比较,总结出理想的师承教育所须具备的各种要素,使传统模式的中医师承教育不断得到完善。

    中医医疗机构状况。中医医疗机构的规模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中医医疗机构的人才类型和比例;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特色;中医医疗机构在特定区域内所承担的医疗保健任务和发挥的社会职能;因国家卫生经费投入不足而被推向市场经济浪潮的中医医疗机构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及其对经营模式和学术发展的影响。

    中医药人才资源调查。中医药人才在公办医疗、教育、科研机构的分布特点;民间中医药人才队伍的构成和区域分布;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医药人才所占的比例;不同年龄阶段中医药人才的意识观念、知识结构、业务水平、承担社会义务的综合能力的分析评估;中医教育缺陷导致的人才缺乏与“限龄退休”制度造成的人才浪费之间的尖锐矛盾。

    中药材的资源和贸易。中药材的自然分布、人工种植和繁殖状况;中药材的贸易途径和市场状况;中药材贸易中的商业意识和行为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中医医疗机构或个体从业者可以参与的中药材贸易环节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中医药科研体制、科技政策和科研机构状况。现行科研体制和科研政策与中医学术特点的适应性分析;在现行科研体制和科技政策影响下,个体自费研究者的研究动力和阻力分析;科研经费的获取、使用途径和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监督机制;科研项目的申报程序和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对中医学术研究的影响;科研机构的人才队伍、设施配备及其利用率分析。

    另如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报酬、国家现行有关法律和政策法规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影响、影响中医学发展的其他社会因素、中医学术的精确性和中医队伍的整体素质等,也都是应该深入调查的问题。

    三、未来展望

    进行历史研究和现状调查的最终目的是展望未来,预见未来社会的中医发展环境,为中医学术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立正确的方向、战略目标和根本途径。

    未来社会的中医发展环境。自然环境、人类体质、疾病谱和社会经济、科学文化,都是影响中医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对预测未来社会的中医学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未来发展的战略重心。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协调,主要是城乡不协调。农村是卫生工作最薄弱的环节,是中医事业发展的重心地区,发展中医事业首先要研究广大农村对中医药的客观需求。建国初期提出的“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久远的指导意义。中医学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传统健康观念和养生保健方法,预防保健是中医学术应用的重心领域。

    中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分析医生社会分工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与医生分工相关联的中医人才需求,探讨培养社会需要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中医人才的最佳教育模式。应当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是中医教育的艰巨任务;科学普及是广义“中医教育”的广阔领地;“中医药教育学”是一个亟待建立的新学科。

    富有特色的城镇中医医院建设。深入分析中医临床的优势与劣势、中医综合疗法和中医结合疗法的特色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疗养结合、防治结合、身心结合、医患结合、多法结合应当成为中医医院的突出特点。

    中医药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传播。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取得的中医药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传播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应当大力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并大力促进中医整体学术体系和单项研究成果的国际传播,使中医学成为人类共享的医学。

    另外,医学体系和医学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机制、中医研究项目的轻重缓急权衡、中医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提高中医队伍整体素质的根本途径等,都是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

    历史、现状和未来是紧密相连的,中医发展战略研究的每一个具体项目都必须注重三方面的密切联系,做到回顾、调研与展望的有机结合,实现历史、现状与未来的一线贯通。, 百拇医药(王振瑞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