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2006年第3期
编号:11428962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
http://www.100md.com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
乳腺肿瘤;,淋巴结;,淋巴转移;,免疫组织化学,,乳腺肿瘤;,淋巴结;,淋巴转移;,免疫组织化学,1对象和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的有效手段。 方法以99mTc标记的硫胶体作为前哨淋巴结示踪剂,使用γ探测仪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对41例临床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收集常规病理检查无转移的SLN行多层次连续切片,分别行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39例乳腺癌检出SLN,SLN检出成功率为95.1%(39/41例)。在常规病理学检查SLN无转移的20例中,连续切片HE染色发现4例SLN微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7例SLN微小转移癌。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SLN微转移的检出率高于常规病理学检查(P<0.05)。 结论 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方法,可提高SLNB的准确性。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 淋巴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长期以来,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一直是乳腺癌手术的常规组成部分,但是ALND所带来的诸如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活动障碍、疼痛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10余年来,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应用研究已成为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热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替代传统ALND的趋势[12]。笔者采用核素法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以多层次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检测SLN中微转移情况,探讨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手段。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41例乳腺癌系2003年1月~2005年7月收治的部分病例,均为女性,年龄(50±11.8)岁(26~73岁)。8例病人入院前已行乳腺肿块切除活检确诊,其余病例入院后行空芯针穿刺活检确诊。所有病例临床体检均未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既往无腋部手术史,无术前化疗、放疗史。肿瘤大小:T1期14例,T2期24例,T3期3例。肿瘤部位:左侧23例,右侧18例;外上象限21例,外下象限8例,内上象限2例,内下象限2例,乳晕区8例。病理学类型:浸润性导管癌28例,髓样癌6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小管癌2例,黏液腺癌和乳头状癌各1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