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 2007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1429253
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张少军,王玉清,孟景娜
化疗药物外渗;护理;冷敷,,],化疗药物外渗;护理;冷敷,1临床资料,2讨论,[参考文献]
第1页

    参见附件(36KB,2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局部封闭和冰敷相结合的措施。结果 两者合用能产生较长时间的良性刺激,疗效高、见效快,达到了及时解除患者痛苦,将护理意外风险降到最低。结论 掌握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 化疗药物外渗;护理;冷敷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化疗药物种类越来越多,其毒副作用也不尽相同。护士在应用静脉途径给患者进行化疗时,虽然能认识到不同于普通输液而加以重视,但因化疗药物大多数对血管有较强的刺激性,加之肿瘤患者化疗治疗疗程较长,随着化疗周期的推移,患者血管的弹性越来越差,渗透性越来越高,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极少数化疗药物外渗[1],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局部组织的疼痛和坏死,甚至经久不愈。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10月采用外渗部位药物封闭与冰敷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化疗药物外渗48例,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8例患者,年龄30~74岁,平均52岁,其中乳腺癌32例,胃癌8例,结肠癌5例,恶性淋巴瘤3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

    1.2 临床表现 渗漏早期,局部组织肿胀、呈持续性刺痛、剧痛;渗漏发生2~3天后,受损血管沿静脉走向肿胀、变红;若不及时治疗,可形成溃疡,坏死组织呈黑色。

    1.3 护理对策 药物外渗一旦发生,要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输注,此外还要沿血管走行观察和了解血管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我科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

    1.3.1 局部封闭法 先消毒外渗区域,取1%普鲁卡因4 ml、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万u配置成混合液,将配好的药液沿外渗边缘的周围由外向内多点注射,但要注意在皮下变换方向注射溶液,直至该穿刺点周围都注射过溶液为止,拔出针头,再更换位置重新刺入针头,同法注射。张玉英[2]提出化疗药外渗早期采用注入解毒剂与穴位封闭相结合原则,效果也不错。

    1.3.2 冷敷法 将冰块装入冰袋至容积的50%,排气后扎紧袋口,擦干冰袋外壁的水迹,倒提冰袋,检查无漏水后装入布套内,将冰袋放至所需部位[3]。注意冰敷时间为6~8 h;护理人员需经常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发绀、麻木和冻伤;检查冰块融化情况,及时更换与添加。

    1.4 结果

    1.4.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皮肤病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红肿消退、疼痛消失,患者无自我感表1 局部封闭及冷敷法对常用化疗药物外渗的治疗效果 觉,局部皮肤无破溃,无腐烂及渗出;好转:红肿大部分消退,仍有轻微疼痛,局部仍有麻木灼热感,局部皮肤无破裂、无腐烂及渗出;无效:红肿热痛,局部麻木灼热感,局部皮肤有渗出,剧痛难忍,甚至渗出部位有破溃或腐烂。

    1.4.2 治疗效果 参照上述标准,本组48例中,治愈44例(91.67%),好转4例(8.33%),总有效率100%。使用局部封闭及冷敷法对常用化疗药物外渗的疗效,见表1。

     2 讨论

    化疗药物外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一旦渗到血管外,可引起组织、血管炎症,形成硬结、坏死、溃疡等严重后果。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具有稳定生物膜,阻止致炎、致痛、致敏物质的释放,减少炎症扩散,促进组织修复。普鲁卡因有扩张局部血管、麻醉止痛作用。局部封闭是在中医、针灸、经络理论基础上,实施药物局部注射,是一种新型的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药物外渗局部封闭2~3 h后,采用冰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局部组织充血,以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的治疗作用;两者合用能产生较长时间的良性刺激,疗效高、见效快,可及时解除患者痛苦,将护理意外风险降低到最小,对于处理不及时引起静脉炎及组织坏死者,采用此法也受到了满意效果。目前,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化疗药物外渗不可避免,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掌握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措施,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赵秀丽,陈微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