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1194
“就 诊 误 区”浅 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30日
 

“就 区”浅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处理的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以感冒发烧,而在诊治过程中遇到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首先,作为患者及其家属在就诊中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稍有感冒咳嗽、发烧及身体不适就到医院要求医生开抗生素,形成了“有病就要用抗生素”的观念,并把各种抗生素拿回家,成为家庭常用药。岂不知,由于滥用抗生素(有的家长长期给孩子吃各种抗生素)不仅导致了耐药,使抗生素不得不更新换代,不得不加大剂量,例如青霉素的用量就由几万个到几十万个单位增加到几百万到几千万个单位,而这样的后果不仅使药物的各种副作用显著增加,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而且使医院内难治性感染逐年增多。滥用抗生素与激素会导致菌群失调,引起过敏反应或加重感染。                 

 误区二:贪快求急,滥用药物。平时感冒发烧是人体的正常防御现象,是人体免疫系统为了抵御感染而产生的一种反应,且热型和热程又可反应病情变化,并可作为诊断、疗效评价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尤其是婴幼儿,儿童等,发烧本身并不都需要给以降温处理,除非口温超过39.5℃,有引起脑细胞损伤或既往有高热惊厥史,有引起惊厥可能时,需要早期使用解热剂,否则一般不必给以退热处理。而有些家长担心孩子“烧成肺炎”等,一味的要求退烧或给孩子服用各种退烧药,而这样的结果不仅掩盖了病情,而且使病情迁延不愈,导致虚脱,血压下降,继发免疫功能低下。为了缩短病程,有些人则增加服药次数或用量,混合服用多种药物,或盲目求助速效药,岂不知,欲速则不达。由于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及适应症,又由于其相似性,药物之间有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往往由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而降低疗效或出现毒性反应。

 其次,动不动就要求打针、输液、挂“吊瓶子”,美其名曰“打针病好得快”。在临床工作中,一些患儿经常生病,而输液平均一月一次,每次3天到10天不等。例一患儿8岁,40kg,在19955月至19983月之间因反复呼吸道感染,输液12次,每次3天到10天不等,共输液35升,用青霉素80万单位200余支、红霉素0.3×40余支、氨苄青霉素0.5×150余支及口服SMZCO、红霉素、甲硝唑等若干。据报道国外学者在尸检中发现,用过40升输液的病人肺标本中有5000个肉芽肿。国内报道,长期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可能出现张力过度及呼吸衰竭,微粒还可以引起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及热原性反应。

 其二,作为医务人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追求经济效益成了医疗工作的主要动力,导致在抗生素的应用、输液等时不能够坚持原则,严格把关,有的甚至动不动就给患者输液,使用高档抗生素。

 针对当前医疗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进行,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应以社区医疗为主,以全面深入学习医疗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以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并重在预防,向人民群众宣传医学科普知识,纠正不良的就医观念,建立和睦的医患关系,采用家庭护理、心理治疗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各种常见病、多发病。, 百拇医药(刘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