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7376
欲要痰饮清 宜选“姜味辛”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41期
     痰者,稠而极黏,饮者,清而不黏。痰饮之生,皆由三焦气化之失运;三焦之失运,由于命火之不足。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洲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盖水入于胃,脾气散精,上输于肺,此即津也。若阳虚火力不足,水停中焦,上射于肺,肺阳损伤,而致阳虚饮停,痰饮之证成矣。此外,痰饮形成与肾阳虚温煦蒸化失司有关。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治痰饮的宗旨。干姜、五味子、细辛的配伍运用,体现了温化痰饮这一大法。三味中药均性温入肺,干姜、细辛温肺化痰饮,五味子收敛肺气,三药共用,温散有收,体现了“温药和之”之旨。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方、厚朴麻黄汤等方均以此为主温化痰饮。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寒饮为患,外寒内饮,饮停于肺,小青龙汤是疗效确切的首选方。常选用干姜、桂枝、附子、细辛、半夏、茯苓、白术之类,以温肺涤饮;水停心下,水气凌心,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苓桂术甘汤温阳强心,健脾化饮。但在某些心脏病寒饮泛滥之际,该方尚难取效,每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助之,往往饮邪温化,可缓心病。

    肺脾肾三脏是参与水液运行的三个中心环节,功能衰弱以致寒饮内停,三脏均有责任,不能截然划分。故治肺寒停饮之证,既要配伍温脾肺之寒的干姜或生姜以恢复脾阳的输运和肺气的宣降;也要配合温心肾阳气的桂枝、附子,恢复肾阳的气化和温煦作用。通过调理五脏功能,达到痰饮祛而病愈的目的。

    若外寒犯肺日久不愈,表证虽无而肺功未复,以致长期咳喘,即成肺胀。此证宜温肺补肺与化痰行水同施,庶可逐步恢复。方若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等汤,皆可随证选用。

    治疗肺寒停饮,也不限于上述数方,其他如治脾为主的苓术甘汤,治肾为主的真武汤,临床尤为常用,可以合参。

    痰饮分治,总以补火理气是治本之法,发汗利小便是治其标。痰饮无论燥、湿,总以脾气健运失司而成。它若阴虚水泛为痰之患者,临床不会其少,宜金水六君子煎加姜、辛、味,更有心肺脾肾阴阳两虚之慢性心肺功能不全之痰饮重症,以《冯氏锦囊》全真一气汤加姜、辛、味化裁,可缓病情。, http://www.100md.com(王勇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