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9660
“人均住院费负增长”背后的隐忧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9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6.19
     国家卫生部近日发布卫生政务通报表示:医药费用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患者门急诊费用接近零增长,住院费用出现负增长,药品在医药费用中的构成比例持续下降,患者负担有所减轻。

    “遏制”、“接近零增长”、“负增长”、“比例持续下降”、“负担有所减轻”,乍一看这些字句,令人欣慰,但细细一想,还是难以令人乐观。卫生部发布的《2006年卫生统计公报》就显示:我国医药费用仍持续增长,门诊病人及人均医疗费用在6年间增长了40%。面对质疑,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还回应说:“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发布会前也请教了专家,专家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大家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医疗服务费用逐年有所增加,这是正常的。”

    那为何会出现“人均住院费负增长”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上学学费、城市房价和医疗费用是近年来老百姓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而这三者之间或多或少都彼此直接牵连着。具体到一个家庭而言,当其中一项(两项)支出扩大,都必然会牵制到其他两项(一项)的支出。比如一个6口之家,若有两个孩子考上大学,学费支出巨大,当同时有两人患病时,这个家庭很有可能选择“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的做法,就会出现昂贵的治疗费让位于畸高学费的现象,医疗费用自然就下降。

    广州市社情民意研究中心2006年5月17日发布的“广东居民看病就医情况”专项调查结果就显示,受访者身体不舒服时,高达五成六的受访者不去医院看病而选择“自诊”;在“自诊”的受访者中,有45.8%因“医院看病太贵”不去医院。而这还是人均收入普遍偏高、居民相对富裕的广州市,换了是其他偏僻的小城镇或山区,想必“弃医行为”更为严重。

    换句话说,“人均住院费负增长”有可能不是国家政策层面干预下出现的,医药费用过快上涨并未真正得到遏制,而可能是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必然地被迫拉大,导致医疗方面的支出被压缩。事实上,抛开以上众多影响医疗支出的因素,单就此次卫生部提供的报告数据来看,其结果也令人堪忧:2006年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费用比上年减少39元,而这是在2006年人均住院费用为“3422.5元”这个基础上减少的,由于基数本身就大,这么一点减少对老百姓而言,影响甚微。而实际上,这个小小的降幅,很有可能是“价格变动因素”所致,并不能有力地说明医药费用过快上涨得到遏制。

    看病难,看病贵,有病不治,这些隐藏在“人均住院费负增长”之后的问题,同样不可轻视。这些现象让百姓心痛,但却又不得不面对。近日,第八套医改方案已进入集体评审阶段,真诚希望今年即将出台的医改方案能帮助人们消除上述隐忧。

    (陈光明),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