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2157
“人工催熟”卵子,催生生育希望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3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7.13
“人工催熟”卵子,催生生育希望

     首例“试管催熟”女孩卡琳

    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殖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程也是突飞猛进,科学家们正积极探索人类生育的奥秘。“试管婴儿”这个名词早已家喻户晓,当年的第一例试管婴儿现在已经长大成人,而且还孕育了自己的子女。但医学专家并未因此而停止前进的脚步,他们又开始瞄准新的目标。近日,加拿大学者Hananel Holzer博士在法国里昂举行的第23届欧洲人类繁殖和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上提出了“试管催熟卵子”这一概念,意在通过从适龄妇女体内提取未成熟卵子,用人工方法体外催熟卵子,然后再接受人工授精。

    研究结果令人惊喜,第一个利用这一方法诞生的女孩卡琳快满1岁了,目前的身体状况良好。生殖医学专家表示,从“试管婴儿”到“试管催熟卵子”,这个巨大飞跃将给无数不孕症患者,尤其是育龄期的癌症妇女带来极大的生育希望。

    “试管催熟卵子”诞生记
, http://www.100md.com
    加拿大蒙特利尔McGill生殖中心的Hananel Holzer博士全面负责本次的研究。参与试验的受试者为20名患多囊卵巢综合征、平均年龄为30岁的不育妇女。研究人员在其中选用了295个卵子,有68%的样本成功地在实验室孵化成熟。在体外孕育成熟的卵子中,74%冰冻后继而再次融化并接受人工授精,形成的受精胚胎最终植入志愿者子宫内。

    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卵巢的多囊性改变、高雄激素血症和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的比值增高,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约为1/12,是导致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世界上第一例经“试管催熟卵子”孕育的婴儿卡琳,其母亲就是此次研究的其中一位受试者。至目前为止,在20名参与研究的志愿者中,还有另外3名妇女也已经通过人工授精而怀孕,几率为20%,预示着卵子可在试管中培养至成熟,冰冻保存后仍能令妇女成功地获得受孕机会。

    新技术的未来:育龄期的癌症妇女和不孕症治疗

    Holzer博士的研究成果将使未育的癌症妇女极大获益,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接受激素治疗而受到影响的乳腺癌患者。受疾病治疗的影响,这些患者的卵子生成及成熟均受到了严重的损害。Holzer博士在第23届欧洲人类繁殖和胚胎学学会年会上发言解释道,卵巢刺激有明确的时间段,介于2~6周之间。而突发的卵巢功能衰竭无法使患者有充足的时间去等待传统的治疗方法,“试管催熟卵子”的新技术可以做到抢在卵巢衰竭之前冰冻保存患者的数个卵子,等待其后的受孕机会。
, 百拇医药
    尽管这项试验并未入选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志愿者,但Holzer博士也表示,该方法完全可以帮助具备生殖能力又有生育愿望的癌症患者,体外催熟并保存她们的卵子。而且,研究者认为,这项技术可能很快应用于肿瘤患者,但医生需事先将整个卵巢组织冰冻后再做植入操作,这样或许可避免卵巢受到肿瘤细胞的侵犯。

    在本届大会上,来自以色列耶路撒冷Hadassah大学医学院妇产科专家Ariel Revel的课题组汇报的试验结果,就对上述推论做了很好的诠释。该课题组对18名5~10岁的癌症女童实施手术,在她们接受化学治疗之前,摘除一对卵巢中的一个。研究者意外地发现了大量未成熟的卵子,运用特殊培养技术催化这些卵子,成功催熟约占总数的1/3、共167个卵子,并再度冷冻保存。研究负责人Revel医生表示,尽管这些卵子尚未解冻,无法确知它们是否能够受精并孕育生命,但这些卵子各方面都与正常卵子无异,可望用于培育试管婴儿,而且这些卵子都不会潜藏肿瘤细胞。

    对健康妇女而言, Holzer博士建议说,“试管催熟卵子”的技术可用于保存她们生殖旺盛时期的卵子,而无需再依赖激素注射来刺激排卵。
, 百拇医药
    然而,从5岁女童体内提取卵子的做法引来了巨大的道德伦理争议,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这些卵子真能存活并受精,那么万一它们被立即植入其他代孕母亲体内,那将意味着5岁女童也可以拥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儿女。

    生殖学家的关注焦点

    人类生殖学领域的学者们对这一研究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非常关心之后更多的进展,与会者一致认同,人工冰冻并催熟卵子的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亟需提出一个规范化的流程。

    伦敦Imperial学院从事生殖学研究的名誉教授Lord Winston认为,这项研究将使不少女性获益,尤其是正接受癌症治疗的有生育要求的女性,“虽然研究只是刚刚有了成果,或许目前看上去只是给予了她们潜在的帮助”。下一步需要证实的是这项新技术对新生的孩子是否有任何负面影响,包括遗传疾病、畸变等。

    伦敦生殖研究中心医学部负责人David Hodgson教授对该研究持积极支持态度,他表示,该技术的重要环节是采集妇女的卵子并在体外催熟,避免了标准体外授精(IVF)方法中需要高剂量雌二醇刺激卵巢大量排卵的步骤,也使那些罹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避免了接受传统IVF后产生的各种由激素引起的并发症。对于对激素类药物过敏的女性患者而言,应用激素刺激卵巢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副作用,比如肾衰竭或者血栓栓塞,可能将因此永远失去生儿育女的机会。David教授所在的生殖中心也一直在尝试如何降低IVF中的激素应用剂量,同时又能保证有效受孕的几率。而Holzer博士的研究有可能成为“IVF无激素疗法”的技术先驱。
, 百拇医药
    英国Sheffield大学的男性学专家,同时也是英国生殖学会荣誉秘书长的 Allan Pacey医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对于全世界已被诊断为恶性肿瘤而尚未生育的众多年轻女性而言,Holzer博士的研究是生殖学领域中关于如何保存女性生殖能力研究的重要一步。Pacey风趣地说:“和男人们容易保存的精子相比,无法合适地保存女性卵子不是会显得自然界异常的不公平吗?”尽管对未成熟卵进行体外催熟这一技术的安全性还尚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但Holzer博士所前进的这一大步已经具有非凡的意义了。

    对于孕育和生殖,人类还有太多的奥秘等待探索。这项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试验的安全性和伦理道德上生命孕育权限的约束仍值得深入探讨,因此,全世界的生殖学家(可能还会牵涉到伦理学家)对此的关注和讨论远没有结束,科学家们也将不断努力,尽一切可能多方位地打开人类的“生育之门”。

    相关新闻

    日本将允许用异常受精卵培养人类克隆胚胎
, 百拇医药
    本报讯 日本文部科学省日前决定,将允许利用异常受精卵培养用于研究目的的人类克隆胚胎。

    获准使用的异常受精卵名为“多精子受精卵”,这种受精卵由一个卵子与多个精子结合而成,人工体外授精会造成一定比例的此类受精卵。“多精子受精卵”因为不能正常发育,无法用于生殖医疗,过去只能被废弃。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本月曾宣布,使用异常的实验鼠受精卵成功培育出克隆胚胎,突破了以往只能依靠未受精卵子培育克隆胚胎的模式。日本专家由此认为,用受精卵培养克隆人类胚胎的技术也许会成为可能。

    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曾于2004年对以研究为目的培养人类克隆胚胎解禁,但用于培养克隆胚胎的卵子仅限于在不孕症治疗中废弃的卵子,或从被摘除的子宫中获取的卵子。这一规定过于苛刻,使卵子的供应得不到保障。(钱铮)

    相关研究
, 百拇医药
    “基因组移植”成功 “人造生命”即将诞生

    本报讯 美国生物学家通过将一种微生物体内的整个基因组植入另一种相似微生物体内,成功使后者成为具备前者功能的“复制体”。这一成果被认为是生物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人类对“人造生命”的探索也由此迈出重要一步。

    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报告说,他们将细胞结构简单的两种相近支原体作为实验对象,从一种支原体(mycoides)内提取整组基因,再植入另一种易让山羊感染肺炎的支原体亚种(capricokum)中。

    通过实验室培育,科学家发现少数接受“基因组移植”的支原体亚种发生显著变化:新植入的基因组开始取代原基因组运作,并且使这一支原体亚种的运作功能与原支原体功能完全吻合。

    研究小组表示,他们计划在数月内进行同样的人工合成基因组实验。如果实验成功,那将标志着一种人工合成生物的诞生。
, 百拇医药
    研究小组负责人克雷格·文特尔博士说,他将尝试进行实验室制基因组的首次移植,在数月内制造出首个人造生命。“我们希望能在10年甚至5年内首次获得由人工合成生物制成的燃料。”

    科学家们希望借此研究出针对大型有机体的生物工程学方案,比如“创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微生物。但是,一些组织担心,制造“人造生命”的想法与自然法则相违背,而这一生物工程原理一旦被误用,可能导致人类难以对付的危险微生物出现。最糟糕的情况是,这一原理可能被不法之徒用来制造新一代生物武器。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不同的生物之间“移动”基因,近年来更是多次成功实施将单个基因或者基因群从一个生物个体移植到另一个体,但文特尔的实验首次对一个有机体的整个基因组实施一次性移植。(新讯), http://www.100md.com(董欢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