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2054
专业媒体的社会视觉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6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7.16
专业媒体的社会
视觉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年代,读者对新闻人的考验日渐残酷。因此做新闻这一行,对于新闻触角要求之高,是每一个授课老师或者前辈都要不厌其烦地强调的,也是一个媒体赖以吸引眼球的必修课之一。

    专业与社会的巧妙结合

    今年3月,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一个名叫“李燕”的残疾女孩希望通过央视《新闻调查》主持人柴静帮她向人大递交一份关于为安乐死立法的“议案”。也许因为柴静的知名度高,此事一经柴静的博客向外披露,立刻引起了网民的高度关注,旋即,大众媒体也予以跟踪报道。一时间,在全民当中掀起了一场“该不该给安乐死立法”的大讨论。

    关于安乐死立法,在我国学术界其实已经探讨了20年,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对于《医药经济报》这样的行业主流媒体,同样已经先后从多个角度对安乐死的种种话题进行过报道。“我们已经报道过很多次,还能出新意吗?”这是开始时大家的正常担忧。尽管如此,我们采编人员仍然密切关注事件的进展。
, http://www.100md.com
    大家的担心不无道理,一个被别人讲“滥”了的话题,的确很难再出彩。不过我们敏锐地发现:虽然公众的关注度非常高,对安乐死立法最有发言权的专家们却三缄其口,此事件很明显已经跳出学术范畴,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利用专业媒体的优势,并结合社会学意义对“安乐死立法”进行重新审视?当我们把疑问向熟悉的专家征询答案时,专家们竟然非常认同我们的看法,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

    记得去年,《医院周刊》曾经推出一组特别报道“我能!我可以!”从第二届中国器官移植受者运动会上那些康复者乐观、顽强拼搏的故事讲起,把医务人员如何救治他们的感人事迹联系在一起,娓娓道出,当中涉及很多的专业表达,可是表达得简单易懂,即使不懂医学知识的读者也能被故事深深打动。北京一家医药行业期刊的编辑看到报道后给我发来一封邮件:“没想到你们可以把一个学术话题做

    得这么有社会意义,我们想对此进行转载。可以吗?”

    没错,专业媒体寻求社会学角度的尝试是我们正在摸索的,去年的报道是小试牛刀,既然得到肯定,今年借“李燕事件”,我们希望能展开更大范围的尝试。因此,我们在挑选采访对象和特约撰稿人时充分考虑“李燕事件”的专业性与社会性如何结合,牢牢把握这样一个原则:既要有业内的专家,也要有对“安乐死”具有发言权的社会学家的观点,力求内容客观而视野又能宽广。经过全体采编人员的努力,这一点终于做到了。
, 百拇医药
    配图与主题的联手震撼

    采访方向和内容确定后,策划主题成为我们要攻克的第二道难关。

    在我们国家对“安乐死”尚存争议的情况下,媒体的报道必须客观和中立,不带任何的偏见。当时在部门例会上,有非常多的IDEA冒出来,经过反复的讨论,记者戴丹突然蹦出一句:“生命不哭!”获得大家的认同,不过,这句主题词尽管很响亮,但是其字义多多少少给人一种有偏向性的感觉。为了消除这个感觉,我们必须在配图上作一些弥补。

    配图是我们要攻克的第三道难关。用李燕的照片吗?别人用得太多了,已无新意;用唯美的照片或漫画?嗯,可以尝试,不过虚的图片往往欠缺新闻语言。经过与美编王美君等反复探讨、尝试,一个以金黄色秋叶为主打衬托元素、景深处有一条希望之路的背景图出笼,再配上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望向希望之路的背影,图片顿时有了立体的震撼效果,虚实搭配也恰如其分。在图片的一侧,我们还用了诗人泰戈尔的诗来点题: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目的向读者传递一个观点:无论是何种情况下选择生还是死,生命都可以很美丽。

    报道出来后,同事给予我们较高的评价,一些已从别的媒体获悉事件经过的读者也被我们吸引了,《安乐死立法:关于死亡的制度安排》、《以“期待可能性理论”诠释安乐死之非犯罪化》等文章让读者觉得非常新鲜,专家们的观点也给有关部门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参考——这,正是我们“专业+社会”视觉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http://www.100md.com(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