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32期
编号:11480958
IS-5-MN可导致内皮功能障碍 抗氧化剂Vit C可逆转该效应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32期
IS-5-MN可导致内皮功能障碍 抗氧化剂Vit C可逆转该效应

     加拿大多伦多西奈山医院Thomas医师等的研究显示,健康人应用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IS-5-MN)可损害血管内皮功能,维生素C(Vit C)可逆转此效应。(J Am Coll Cardiol 2007, 49: 1289)

    长期应用硝酸酯类的患者会产生耐药并且其血管内皮功能会受到损害,目前认为原因之一是其导致自由基尤其氧离子自由基及其相关活性氧簇(ROS)的产生以及生物利用度的增加。IS-5-MN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之一,它对血管内皮功能有无损害尚不明确。

    该研究纳入19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双盲给予IS-5-MN(120 mg/d)或安慰剂共7天后,检测其前臂血流对乙酰胆碱(7.5 μg/min、15 μg/min和30 μg/min)与左旋单甲基精氨酸(L-NMMA,1 μmol/min、2 μmol/min和4 μmol/min)的反应性。另选7名健康志愿者在口服IS-5-MN(120 mg/d)7天后随机给予Vit C(动脉内输注24 mg/min×15 min)或安慰剂(生理盐水),然后检测其前臂血流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性。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服用IS-5-MN者前臂血流对乙酰胆碱(52%对127%,P<0.05)和L-NMMA(22%对41%,P<0.05)的反应性均显著减弱。服用IS-5-MN者在应用Vit C后前臂血流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性完全恢复。该研究表明,IS-5-MN引起氧自由基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动力反应下降,而抗氧化剂Vit C可逆转此效应。

    ■点评

    德国Munzel教授:该研究首次验证了单硝酸酯类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并首次提示单硝酸酯治疗能激发血管组织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其结果将促进对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从而有望揭示参与单硝酸酯生物活化的关键酶。

    最近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心梗后患者长期接受单/二硝酸酯类治疗反而使预后恶化。本研究也许能为该结果提供解释。传统观点认为冠心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常规给予硝酸酯类治疗以改善症状,该研究挑战了这一观点,并引发新的思考:有机硝酸酯类到底是否应该使用?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联合发表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指南建议:如果患者经一种β受体阻滞剂、一种他汀类药物及阿司匹林治疗后仍有症状,应加用短效硝酸酯类或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而不选择单/二硝酸酯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