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07897
胆囊息肉样病变与胆囊癌临床病理关系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1999年第1期
     作者:曹国平 张霖 病理科 王国政

    单位: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24001)外 科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153 随着B超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癌检出率明显升高,但临床早期诊断及鉴别胆囊良恶性病变仍较困难,迫切需要临床病理诊断。本文对我院13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制定早期诊断和治疗胆囊癌方案提供依据。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985~1997年本院手术切除胆囊息肉样病变136例,男72例,女64例,平均年龄46.8岁。其中40~70岁最多。136例中94例(69.1%)无自觉症状,健康体检时由B超检出;42例(30.9%)有不同程度右上腹隐痛不适、消化不良、黄疸、包块等症状。
, http://www.100md.com
    本组在施行胆囊切除术中,经病理冰冻切片证实为胆囊癌30例,均作了根治性手术。术后随访,存活6~12个月11例,1~3年15例,3~5年4例。

    二、方法

    1.B超检查:胆固醇性息肉72例,炎性息肉19例,腺瘤样增生12例,腺瘤22例,提示胆囊癌11例。伴有胆石症69例。11例疑似胆囊癌的病例均作了CT对照检查,仅4例提示胆囊癌,其中10例被手术证实。

    2.病理检查:

    (1)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特点:①胆固醇息肉60例,外观黄色,乳头状,有纤细蒂,易摘落。镜下:上皮呈立方形,见较多吞噬脂质的泡沫细胞。②炎性息肉11例,灰白色,壁厚。镜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③腺瘤样增生9例,腺瘤21例,粘膜粗糙,见黄色疣状、乳头状物。免疫酶标记:CEA(-),MC5(-)。④混合型5例,其病理改变,兼有胆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的病理改变。
, 百拇医药
    (2)胆囊癌的病理特点,30例胆囊癌均为病理冰冻切片检查证实。年龄45~80岁,平均57.8岁,>50岁占89.2%。男6例,女24例。乳头状腺癌18例,浸润型腺癌12例。胆囊壁不同程度增厚、变硬、粘膜粗糙,癌肿与周围组织粘连并见肿大淋巴结,切面灰白色,小者1cm×1.5cm,大者2cm×3.5cm。镜下癌组织分化好者有规则腺腔,癌细胞核深染,有散在核分裂象;分化差的出现瘤巨细胞。30例胆囊癌组织中见到多少不同的肠上皮化的杯状细胞。免疫酶标记:CEA呈灶性阳性;AB-PAS和Calling阿尔辛蓝醛复红染色,酸性粘液和硫酸粘液出现散在阳性。

    讨 论

    一、本组病例中,平均发病年龄以胆固醇息肉组最年轻,其次为炎性息肉组,肿瘤组偏向老年,非肿瘤性息肉与肿瘤性息肉的年龄相比,前者较年轻,后者较年长,平均年龄为46.8岁,性别无明显差异。而胆囊癌发病年龄>50岁占89.2%。

    二、B超对胆囊癌的检出率明显升高,优于CT检出率。本组B超诊断提示胆囊息肉恶变转化成胆囊癌11例,而经CT检查提示胆囊癌的仅4例。临床资料表明,目前B超诊断息肉性样病变、胆囊癌准确性较高,应作为首选,但鉴别病变的病理性质还很难。

    三、本组非肿瘤性病变中,以胆固醇息肉多见,均无潜在恶变的可能;肿瘤组中的胆囊腺瘤是否作为癌前期病变受到临床外科和病理科工作者的重视。本组发现乳头状腺瘤恶变为乳头状腺癌16例,浸润性腺癌中仍残留腺瘤成分的11例。

    胆囊癌的早期诊断较难,本组30例胆囊癌病人5年内均全部死亡。故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对50岁以上患胆囊息肉样病变,尤其是胆囊腺瘤的女性作预防性胆囊切除更有必要。,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