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2277
艾滋病的诊治和预防进展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卫民

    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 533000)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1117卫民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AIDS,中文近似译音为“艾滋”。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获得性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肿瘤、神经系统疾患、淋巴结病变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1]。一个人感染上艾滋病毒(HIV)后,潜伏期短者数月,长者10余年,一般为5~6年。但多数感染者最终会出现艾滋病症状[2~3]。在潜伏期内,带有艾滋病毒的人,无任何临床症状,活动如常,称为艾滋病毒感染者或携带者。
, http://www.100md.com
    1981年6月5日,美国阿特兰大市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先报告了1980年10月~1981年5月期间先后发现的5例“卡氏肺囊虫肺炎”。均为男性同性恋者,都有吸毒史。病前都很健康,病后免疫功能都骤然衰减。1982年12月24日,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卢克.蒙塔尼埃教授领导的专家小组,从一个患淋巴结病综合征同性恋男青年身上,取下肿大的淋巴组织进行病毒培养分离,15天之后发现了一种新的逆转录病毒。次年1月24日,他们又把一名隐名献血者的血液进行病毒培养分离,于2月3日用5万倍电子显微镜拍下了这种新病毒的照片,获得艾滋病病原学的形态学证据[3]。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AIDS病例传入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

    1 HIV/AIDS大流行的全球现状[1,4]

    1.1 世界艾滋病的发病形势

    1.1.1 发病数 艾滋病的发病呈几何级数上升,遍及五大洲196个国家和地区,截止1996年12月底,上报人数超过840万,实际发病人数估计为2千万。实际带病毒者无数可查。WHO估计,到本世纪末感染人数将达5千万至1亿,其中半数以上会在10年内相继死亡,给世界经济造成损失可能达到3560~5140亿美元。由于漏报、少报、迟报或不报,实际病人数和感染者人数无法估计。
, 百拇医药
    1.1.2 重心转移 80年代重心在美洲,尤其在美国,开始美非转移;90年代重心转移至非洲,开始非亚转移;21世纪后,重心在亚洲。

    1.2 中国发病情况 呈低发态势,截至1995年,全国血液检测人数约3百万人,发病数为43人,带病毒者1550人,估计数为5千~1万人,专家们预测,到2000年,中国将发生中度流行,像目前的泰国一样。近些年来,泰国的静脉注射吸毒者艾滋病毒感染率已接近50%,泰国和印度几个城市的某种人群的感染率增加到40%~50%。

    2 流行特征[1~4]

    2.1 流行模式 世界卫生组织将AIDS在全球的流行归纳为三种模式,各种模式的主要特征见表1。

    表1 全球AIDS的流行模式及特征 流行

    模式
, 百拇医药
    初始感染年代

    主要分布地区

    传播途径

    男女之比

    1

    70年代末期

    北美西欧

    大洋洲

    同性恋、静脉吸毒

    9-15∶1

    2

    70年代

    中非、东非
, 百拇医药
    拉丁美洲

    异性性接触

    母婴传播

    1∶1

    3

    80年代

    初中期

    东欧、北非、中东亚太地区

    血制品、异性性

    接触、静脉吸毒

    不等

    2.2 地区分布特征 AIDS为全球性分布的传染病。WHO 1994年6月公布的资料,美国41万、巴西5万、乌干达4.4万、坦桑尼亚3.9万、法国3万、西班牙2.4万、泰国0.6万、日本713人、澳大利亚0.5万、新西兰4.31万。
, 百拇医药
    2.3 人群分布特征 世界资料表明,不同年龄、性别、种族、职业人群均可感染HIV,不同人群HIV/AIDS感染及发病率不同,主要与暴露机会不同有关。美国艾滋病人中,男性占91%,年龄20~49岁的占89.3%;我国云南省1989~1992年监测发现的699例HIV感染者中,男女之比为10.5∶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5%,年龄15~39岁,占94.3%。

    2.4 潜伏期及死亡率 潜伏期可从数月到10年以上,一般为5~6年,在确诊艾滋病后2年中死亡,死亡率100%。

    3 流行的基本环节[1]

    3.1 传染源 AIDS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3.2 传播途径 主要有三种:①经性接触(包括同性恋、异性恋接触传播70%~80%)。②经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5%~10%。③经围生期母婴传播5%~10%。
, 百拇医药
    男性同性恋和两性恋是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方式,前者是后者的3倍。美国旧金山“同性恋协会”主席就死于艾滋病,美国主教院院长也因同性恋患上艾滋病而丧生。

    在非洲,妓女的HIV感染率最高,最高者可达80%。在亚洲,妓女的HIV感染率逐年升高。由于色情行业兴旺,从事商业性性活动的人逐年增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性工业”,这种“性工业”的兴起,导致了欧美国家旅客的“性旅游”,造成HIV在这些国家里蔓延。这些妓女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危人群,她们既是受害者,又是罪魁祸首,将HIV传播给他人,形成HIV全球性传播中间环节。

    3.3 高危人群 ①性病患者;②吸毒者;③暗娼及嫖客;④同性恋者;⑤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的密切接触者;⑥归国人员;⑦用过进口血液制品者;⑧涉外人员及服务员;⑨接触HIV检验及病人的医务人员;⑩外宾、外商、外国在华留学生等[15]

    在我国,第一代病人:吸毒者或性乱回国者;第二代病人:其性伴侣或暗娼;第三代病人:暗娼传播到嫖客;第四代病人:嫖客传播到其配偶;第五代病人:母婴传播而传至其子女。由外国病人到本国病人,由病人到社会上高危人群,再由高危人群到其家庭配偶,再到其子女完成全社会感染的过程。
, 百拇医药
    4 艾滋病的诊断

    AIDS可以从临床表现、病毒学、血清学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来确诊[6,7]

    4.1 艾滋病的临床分期和临床表现

    4.1.1 临床分期 1987年WHO专家组会议将HIV感染按其自然史分为4期。见表2。

    表2 HIV感染临床分期和血清中游离抗原和抗体 分 期

    持续时间

    临床表现

    血淋巴细胞

    分离培养HIV

    ELISA检测
, 百拇医药
    HIV抗原血症

    血清抗体

    急性期

    接触1~2个月内

    症状1周左右自愈

    传染性单核细胞样症状

    3~10天内自行消退

    +

    ++

    -/+(晚)

    无症状持续

    带毒期

    1~8年
, http://www.100md.com
    偶有淋巴结肿大

    有时出现有时消退

    +/-

    -/+(晚)

    +++

    前AIDS期

    又称ARC期

    1/2~1年

    除持续淋巴结肿外,发热、乏力、盗汗、体重减轻等

    +++

    +++

    ++
, http://www.100md.com
    AIDS期

    1/2~1年

    除上述症状外,出现严重机会

    感染或(和)恶性肿瘤

    +++

    +++

    +

    4.1.2 临床表现 ①急性感染:感染HIV4~6周后,即产生抗体前后时,约有15%~20%的患者出现类似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主要为全身乏力、肌痛、发热、盗汗和多汗、淋巴结肿大和皮疹等。症状持续1周左右而自愈。②无症状病毒携带者(asymptomatic carrier, AC):所有患者急性感染后,均经历数月到数年的无症状期,此期偶有淋巴结肿大,但可反复消长,一般成人持续1~8年(平均3~4年)婴幼儿平均持续1年左右。③AIDS相关综合征(AIDS related complex,ARC):AC状态病人进一步发展到ARC阶段时,病人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长期发热,体重明显减轻,持久腹泻,口腔毛样白斑(与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口腔鹅口疮及神经症状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阶段病人出现一系列自身免疫病症状,其中最主要的是血小板减少症。在病人血清中可查到抗血小板抗体、抗核抗体、抗红细胞抗体和抗心脂(Cardiolipine)抗体。ARC即相当于前艾滋(pre-AIDS)[6]。④AIDS:人体感染HIV后,经过AC和ARC阶段发展为AIDS。患者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是由于CD+4 T细胞的大量耗失,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下降所致。本期病人持续半年~1年而死亡。本期的特征为严重的免疫缺陷、严重的机会感染、恶性肿瘤等。
, http://www.100md.com
    AIDS患者免疫功能异常表现在多方面,由于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必然导致严重的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发生。其主要症状参见表3[16]。表3 AIDS病的有关症状 1

    念珠菌感染(食管、呼吸道、支气管或肺)

    2

    隐性球菌感染(肺以外器官)

    3

    隐性球菌孢子症(连续1个月伴有下痢)

    4

    巨细胞病毒感染(出生1个月以上,肝、脾、淋巴结组织以外器官组织)

    5

, http://www.100md.com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持续1个月以上,粘膜和皮肤呈溃疡,或出生后1个月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和食道炎)

    6

    卡波济(Ka Posi)肉瘤(发病年龄不限)

    7

    原发性脑淋巴瘤(发病年龄不限)

    8

    淋巴性间质性肺炎/肺淋巴形成过度;LIP/PLH复合物(13岁以下出现)

    9

    非定型厌氧菌症(非结核,在肺、皮肤和颈部或肺门以外淋巴结出现、散播及全身)

    10
, 百拇医药
    卡氏囊虫病

    11

    进行性脑白质症

    12

    弓浆虫属脑症(出生1个月后出现)

    13

    (化脓性细菌感染(未满13岁,由嗜血杆菌及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肺炎、)/(髓膜炎和骨关节炎或中耳炎,及在皮肤粘膜以外部位,有2年或2年以上,有深部脏器反复发生肿瘤者))

    14

    球孢子真菌病(在肺、颈部或肺门淋巴结部位,或及全身)

    15
, http://www.100md.com
    HIV脑症(HIV痴呆、AIDS痴呆或HIV亚急性脑炎)

    16

    组织胞浆菌病(肺、颈部或肺门淋巴结、或播及全身)

    17

    等孢子球虫感染(持续1个多月下痢)

    18

    非何杰金淋巴瘤(B细胞未分化的小淋巴细胞瘤或免疫母细胞瘤)

    19

    结核(播散到1个以上肺外组织)

    20

    沙门氏菌血症(不是伤寒杆菌引起,反复发作)
, 百拇医药
    21

    HIV消耗性综合征(全身衰弱萎靡)

    4.1.3 实验室检查 病毒检测[9]:①细胞培养分离HIV;②逆转录酶测定;③分子生物学方法,使用PCR方法直接测HIV的RNA[10];④免疫学方法,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抗体检测:①初筛实验;②确证实验有蛋白印迹法和放射免疫沉淀试验。

    免疫学变化:T4细胞数明显下降,低于0.2×109/L(200/mm3),CD4/CD8比值<1.0(正常1.2~2.5)。

    5 艾滋病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11,12]
, 百拇医药
    5.1 临床诊断艾滋病的标准 ①有可靠的机会感染和(或)恶性肿瘤的证据;②有细胞免疫缺陷的证据,包括迟发性皮肤试验无反应性,CD4细胞持续减少,CD4/CD8比值<1.0,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及抗原的刺激所致增殖和反应均低下,NK细胞活性降低,IgG、IgA增高等;③无其他原发性或续发性免疫缺陷病;④有引起本病可能的流行病学病史;⑤血清中HIV抗体阳性。

    5.2 艾滋病依据其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为了便于诊断,可按指示性症状诊断法即提示全身各系统中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进行诊断,如具有指示性症状达3项(如皮肤1.消化道1.全身1)或以上者,说明像有症状的HIV感染,项数越多,诊断可能性越大[2]

    5.3 艾滋病流行病学因素分析以辅助诊断 分析患者感染HIV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有利于AIDS的诊断。①现在和过去有过接触HIV危险性高的行为:静脉注射毒品成瘾,多个性伴侣,性伴侣中已知为AIDS患者或HIV感染者,性伴侣中有已知具有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者,男性之间有肛交者;②近来有生殖器溃疡史;③近10年内有输血、血浆和凝血因子等历史;④有用未灭菌器械进行注射、纹身、穿耳、包皮环切术等既往史。
, 百拇医药
    以上危险因素存在数目越多,性质越严重,感染危险性越大。

    在美国,对艾滋病的定义/诊断标准,其内容可概括为:①HIV确诊阳性;②有一个或多个指征性疾病;③T辅助细胞在0.2×109/L(200/mm3)以下者;④排除其它免疫抑制原因。根据新定义,T辅助细胞在0.2×109/L以下的无症状HIV感染者就可诊断为艾滋病。将使美国诊断艾滋病的病例数大大地增加。

    我国卫生部在《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试行)中,规定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是:(一)HIV感染者:受检血清经初筛试验,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酶法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等方法检查阳性,再经确诊试验如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 WB)等方法复核确诊者。(二)确诊病例:1.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①近期(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 1个月以上;②近期(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1个月以上;③卡氏肺孢子虫肺炎;④卡波济肉瘤;⑤明显的霉菌或其它条件致病菌感染。2.若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1项标准且具有以下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①CD4/CD8(辅助/抑制)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CD4细胞计数下降;②全身淋巴结肿大;③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辨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 http://www.100md.com
    6 艾滋病的治疗与预防

    6.1 治疗 对艾滋病尚无有效的治疗,在寻找各种治疗方法中,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3]:①抗HIV药物治疗;②AIDS的基因治疗;③特异机会感染的防治;④一般支持疗法;⑤免疫支持疗法;⑥中医药治疗[14]。小柴胡汤、人参汤、龙凤洗液、甘草甜素或甘草酸、黄芪、春藤提取物。⑦针灸疗法[15]

    6.2 预防措施

    非特异性预防 ①建立全国性AIDS监测和报告网络;直接受命于行政领导,我国对预防和控制HIV/AIDS已立法,建立世界性的信息和合作体系;②加强对AC(无症状病毒携带者)、ARC(AIDS病相关综合征)和AIDS病人的严格管理及治疗,控制传染扩散;③加强血液、血液制品和其他人类生物制品的HIV严格监测,对进口制品更应慎重,应确保安全;④加强入境者HIV的检查,防止由境外带入国内;⑤杜绝HIV的主要传播途径,即吸毒和性乱;⑥进行AIDS有关知识普及宣传,加强全社会(特别是重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使人们认识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其悲惨的结局,促使人们自觉地去预防它。
, 百拇医药
    特异性预防 ①艾滋病减毒活疫苗;②重组活疫苗;③灭活疫苗;④病毒亚单位疫苗。 参考文献

    [1] 汪桂清.艾滋病的流行病学概况.临床内科杂志,1995;(4):4

    [2] 过祥豹.HIV感染和艾滋病的诊断.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5;22(2):61

    [3] 王蕾.艾滋病全球流行概况.广州医药,1996;(1):42

    [4] 吕维柏.中国防治艾滋病的战略意义.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8):41

    [5] 李昌年.艾滋病在我国传播流行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河北医药,1995;17(6):360

    [6] 王蕾,阎书凤.艾滋病的诊断.广州医药,1996;(5):15
, 百拇医药
    [7] 欧阳颗.艾滋病的诊断.临床内科杂志,1995;(4):7

    [8] 杜平,主编.现代临床病毒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587~605

    [9] 石磊,译.HIV的病毒学测定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国外医学(预防诊断应用生物制品分

    册),1994;17(4):152

    [10] 仙荣,主编.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新技术及应用.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84~297

    [11] 王德春,主编.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09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痊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351~353

    [13] 王蕾,阎书凤.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广州医药,1996;(6):6

    [14] 园建伟,张凡.艾滋病的中医药研究国内外进展.四川中医,1996;(5):17

    [15] 吴伯平,翁新愚.美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进展.中医杂志,1995;(6):367

    [16] 赵武术,主编.现代临床免疫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363

    (1998-09-14收稿)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