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2286
老年人全髋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王雪飞

    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柳州 545001)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178 我院自1994年2月~1998年3月在硬膜外麻下共施行60岁以上老年人全髋置换术32例,现将麻醉处理和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60~83岁,其中60~70岁19例,70岁以上13例。合并高血压者17例,在术前均用药物控制,合并冠心病者8例,术前控制良好,心电图提示心律失常及异常心电图者11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5例,合并风湿性关节炎者7例。手术时间1h45min~8h40min,平均3h40min。

    1.2 麻醉方法 全组病人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100mg。硬膜外穿刺点为L1~2或L2~3向头或向骶置管,局麻药为1.6%利多卡因加0.2%地卡因混合液或0.5%布比卡因溶液,麻药中加入1∶20万肾上腺素(高血压、心脏病人免用)。首次硬膜外注药平均11ml,术中静注哌替啶—异丙嗪合剂或哌替啶—氟哌啶合剂,使病人安静入睡,如病人仍不入睡,则加用γ-OH或少量氯胺酮使病人入睡,术中镇痛完全。术中充分给氧。
, http://www.100md.com
    1.3 麻醉监测 常规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尿量监测,个别失血严重病人给予CVP监测。

    2 结果

    本组有7例病人在给局麻病首量后约30min出现血压下降4kPa以上,首次剂量均超过11ml,其中5例病人经加快输液及用麻黄碱升压后血压恢复正常,2例病人术中需用静滴多巴胺维持血压;11例病人用骨水泥后血压下降明显,下降幅度在3.5kPa以上,15例病人血压下降幅度在2kPa以上,6例病人血压下降不明显。1例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病人术中出现心衰,给予强心、利尿、升压处理后,病情稳定。全组病人失血量为200~4500ml,平均939ml,输血200~2500ml,平均

    786ml。全组病人术中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3%~99%,术后无麻醉并发症,无血栓及呼吸系统并发症。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全髋置换术具有创伤大,失血多,老年人多和可能出现骨水泥不良反应等特点[1]。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老年性疾患,对于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均明显降低,大大增加其麻醉危险性。

    如选用全麻则因老年人肺功能不全,术前合并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术后长期卧床易发生呼吸系统及血栓并发症等,而硬膜外麻醉对全髋置换术完全可以满足手术要求的阻滞范围,而且硬膜外麻醉可改善下肢血流,阻断因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而改善高凝状态,从而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据统计,70岁以上硬膜外穿刺成功率可达97.9%[2]。本组病例结果与其相符。我们的体会是,全髋置换术在老年人应首选硬膜外麻醉,脊柱强直穿刺困难者选用全麻为宜。硬膜外麻醉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正确估计病情,控制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各种并发症,有长期服用激素史者需了解其肾上腺皮质功能;②尽量控制阻滞平面,分次少量给药,做到既可满足手术要求,又可维持心血管系统稳定,防止平面过广造成血流动力学急剧波动,尤其是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压急剧波动易造成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积,应积极预防;③保证镇痛完全,防止镇痛不全及手术的应激反应过剧造成意外;④术中辅以小剂量镇痛镇静药,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原则既要达到镇痛目的,又不抑制呼吸为宜,因全髋置换术体位是侧卧位,如出现呼吸抑制,造成抢救困难;⑤术中充分给氧,保证心肌供氧/需氧平衡,防止出现心肌缺血缺氧;⑥应用骨水泥时血压下降较多见,老年、高血压、血容量不足时更易下降[3],修整髋臼、断股骨头、扩髓腔时出血较多,应及时补充血容量;⑦加强围手术期监测,术中心电监测,严密观察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如血压、心率、尿量、血氧饱和度,对失血过多,休克病人应用CVP监测,指导术中血容量补充。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24

    [2] 盛卓人,王俊科.实用临床麻醉学.第3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22

    [3] 陈晓菲,林娜,金鸣巷.全髋置换术的麻醉处理.临床麻醉学杂志,1996;12(5):281

    (1998-06-01收稿)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