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2314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7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罗忠叁

    单位: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百色 533000)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1106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的特殊状态之一,临床上较为少见,初诊时常误诊为再障。1985年~1997年3月间,我院收治各类急性白血病186例,其中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小19岁,最大64岁。50岁以上老年人4例,50岁以下3例。干部2例,农民4例,学生1例。表现为贫血7例,发热6例,出血4例,肝肿大1例,发病到就诊时间最短25天,最长6个月。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急性红白血病1例。7例外周血呈全细胞减少,门诊均误诊为再障。住院后,外周血找到相应幼稚细胞5例,未找到幼稚细胞2例。血WBC1.2~3.7×109/L,RBC0.86~3.45×1012/L,Hb20~93g/L,Pit30~95×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7例均为增生低下。
, 百拇医药
    治疗与转归:7例中1例用小剂量阿糖胞苷化疗,住院31天衰竭死亡,1例用阿霉素及长春新碱化疗1个疗程好转出院,1例用高三尖杉酯碱化疗1个疗程好转出院,均未再复治,未能随访,情况不明。另4例未接受化疗。

    2 讨论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是一组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的急性白血病,多见于老年人,半数以上病例年龄在5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病因及发病机理迄今尚未明了,许多资料说明,某些损害骨髓的物质与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有关[1]。骨髓微环境的改变,骨髓造血干细胞受到遗传、免疫等因素的影响而致骨髓增生受到抑制,也是骨髓增生低下的原因之一。

    本组病例多为老年人,病种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为主,起病较为缓慢,起初症状较轻,各种症状中以贫血症状较明显,表现极重度贫血3例,重度贫血3例,中度贫血2例。就诊时往往缺乏典型急性白血病的体征,除贫血外,7例中仅1例有肝肿大,其余均无肝脾肿大,7例均无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仅有1例。外周血呈全细胞减少,与再障相似,初诊时均采用自动细胞分析仪器检查血常规,忽略了应用人工白细胞分类了解外周血是否有形态异常细胞,因而全部病例均误诊为再障。值得注意的是贫血病人应常规采取白细胞人工分类方法检查方能降低误诊率。对外周血无幼稚细胞出现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唯一手段。
, 百拇医药
    治疗与预后:关于联合化疗,多数学者主张采取温和的化疗,而不主张强烈化疗。用药剂量宜小以减轻抗癌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小剂量阿糖胞苷疗法是目前治疗低增生白血病较为理想的方案,与联合化疗相比较具有副作用小,能为病人耐受及缓解率较高的优点[1]。本组病例少,3例分别用阿糖胞苷、阿霉素加长春新碱、高三尖杉酯碱化疗,1例衰竭死亡外,另2例未能坚持化疗,缺乏可靠的对比性研究。但低增生白血病多发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较差,化疗后骨髓正常细胞增生减低,易出现感染,多死于并发各种感染,预后不佳。

    参考文献

    [1] 翁维权.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实用内科杂志,1987;7(8):426

    (1998-02-16收稿)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