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2326
糖尿病性大疱9例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张 桥

    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 530022)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193 糖尿病性大疱是糖尿病(DM)多种皮肤病损害之一,临床上较少见,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就1994年1月~1994年7月我院收治的9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中,男3例,女6例,年龄52~72岁,平均63.6岁,病程3~11年。就诊时血糖5.2~20.8mmol/L,均口服降血糖药治疗,按WHO1980年分型标准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平时不坚持饮食和正规治疗。1例在出现大疱后住院,8例均为住院期间突然出现大疱,9例均有周围神经病变或植物神经病变,四肢远端麻木、疼痛、腹胀、便秘或腹泻。5例伴糖尿病肾病,6例有视网膜病变,其中眼底病变Ⅰ期1例,Ⅱ期1例,Ⅲ期3例,Ⅳ期1例。本组病例大疱均突然发生,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大小不等的清晰水泡,疱壁紧张透明,大疱周围皮肤无红、肿等炎性改变,无自觉症状,多发生于两足趾、跟、足背、外缘、踝部,1例发生在手背、手指、前臂、及胸、背部,1例出现2批,8例出现1批,可单发或多发。1例在院外发生大疱,部分擦破,继发感染,其余无感染。
, 百拇医药
    2 治疗及预后

    全部病例均严格控制饮食,伴糖尿病肾病及并发感染者用普通胰岛素控制血糖,余用口服降糖药控制。1例并皮肤化脓感染者无菌操作下剪除疱皮,用庆大霉素8万U,生理盐水10ml,每日外涂4~6次,即用即配,余8例无感染者在无菌操作下抽液,水疱局部保持清洁,均覆盖无菌纱布,避免擦破。大疱在3~10天后愈合,无感染者不留疤痕,1例并感染者愈合后有色素沉着。

    3 讨论

    糖尿病性大疱是DM的一种特异性皮肤病变,大都在无损伤及明显诱因情况下突然发生,好发于受压部位。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微血管病变、神经营养障碍、局部代谢紊乱、创伤等多种因素有关[1]。DM患者皮肤含糖量增加、血液粘稠度改变,微小血管基底膜增厚及内皮细胞增生,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和皮肤代谢异常,引起表面基底细胞液化变性以及表皮细胞溶解性坏死,是产生糖尿病性大疱的病理基础[2]。糖尿病肾病引起钙、镁阳离子平衡紊乱,致使皮肤完整性被破坏而形成大疱。也有作者认为大疱与免疫反应有关[3]。本组病例是中老年人,有较长的DM病史(3年以上),有明显的神经和微血管并发症。大疱的发生常提示DM病情加重或是伴有严重的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的指征,也偶可发展为DM性坏疽。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治疗措施是控制血糖,预防局部感染,禁用皮质类固醇激素[2]。因此本病主要是加强对DM的有效治疗,调节体内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改善病人的代谢障碍,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是防治糖尿病性大疱的根本措施。一旦并发糖尿病性大疱,应加强护理,积极治疗DM,保持大疱局部清洁,予以相应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钟学礼,主编.临床糖尿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87

    [2] 池芝盛,主编.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16

    [3] 刘新民,主编.内分泌代谢疾病鉴别诊断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316

    (1998-07-30收稿)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