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5655
会阴下降46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陈仲垣 林德娥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中山 528400

    关键词:排粪造影;会阴下降综合征;肛上距

    广东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1999年 第17卷 第1期 Vol 会阴下降是指用力加大腹压的排便动作(简称力排)时,肛上距超过或等于31mm,经产妇超过或等于35 mm[1].会阴下降是女性的常见病,特别是已婚育过的妇女尤为常见.引起会阴下降的原因甚多,本文报告会阴下降46例,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受检患者中发现46例会阴下降(46%),其中男性7例,女性39例(未婚3例,已婚未育4例,已婚生育32例).已婚生育32例中,生育3至6胎19人,肛上距都超过40mm,其中一例生育5胎,肛上距87mm.年龄最大为82岁,最小21岁,平均40.57岁.46例均有便秘病史,最长时间为12a,最短15d;每次排便间隔天数最长为10d;每次排便时最多为60min.症状:46例中25例有排便不全,占54.35%;28例有腹胀,占60.87%;19例有便血,占41.3%;16例有粘液,占34.78%;12例有肛痛,占26.09%。排便方式:46例中22例需服泻药,占47.83%;9例需用开塞露,占19.57%;1例需灌肠,占2.17%;4例需手助才能完成排便,占8.7%。体征:46例中24例指检可能触及直肠前突,占52.17%;16例直肠粘膜松驰,占34.78%;1例耻骨直肠肌肥厚,占2.17%;24例有痔,占52.17%.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对100例便秘患者进行了排粪造影检查,每例均拍摄静坐、提肛及力排的侧位相,个别病例拍了正位相.用特制的含角度仪、米尺、放大、缩小尺的四合一测量尺进行测量[1].诊断按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卢任华教授等的诊断标准[1].

    1.3 结果 46例会阴下降中,独立存在的会阴下降6例,占13.04%;与直肠前突共存的22例,达47.83%,合并直肠前突、直肠前壁粘膜脱垂,直肠前突、肠疝、直肠前突、直肠内套迭、肠疝各2例,各占4.35%;合并直肠前突、直肠内套迭3例,占6.52%;合并直肠内套迭4例,占8.7%;合并直肠粘膜脱垂4例,占8.7%;合并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内套迭1例,占2.17%.

    2 讨论

    本组46例会阴下降患者女性39例,占84.78%,提示本病确是女性的常见病.39例当中已婚生育占32例,生育3至6胎19人,占已婚生育59.37%,全部肛上距超过40mm,其中最大的87mm(生育了5胎).肛上距的大小直接反映会阴下降的严重程度,反过来,严重的会阴下降不完全反映是已婚多育的女性.但普遍认为,经产妇产次愈多肛上距愈大[1],作者的体会也是如此.
, 百拇医药
    46例患者中有会阴下降并直肠前突者22例,占47.83%,与其它的二种或多种异常并存18例,占39.13%,故有会阴下降综合征之称[2].一般认为与会阴下降异常有关的主要原因是直肠套迭,其次是直肠前突和直肠前壁粘膜脱垂.另一方面,由于长期排便困难,腹压过高,导致盆底肌薄弱,张力下降,使肛直角变大[3],引起会阴下降.本组一位23岁未婚女青年,11岁开始便秘,经常要借助泻药或开塞露才能排便,排粪造影检查,肛上距47mm,并患直肠前突及直肠内套迭.还有各种原因造成的阴部神经损伤(特别是骶神经),都可以引起会阴下降.有多数学者认为,会阴下降也是直肠前突,直肠前壁粘膜脱垂或直肠内套迭等功能异常的一种继发表现.

    本组7例男性会阴下降者,年龄55~72岁占4例,22岁至34岁3例.其中1例68岁,排便困难仅0.5a,肛上距54mm,且伴直肠内套迭(该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近20a,经常咳嗽,咯脓痰).另一例55岁,从事搬运工作近30a,便秘时间约1a,肛上距42mm,并与直肠前突,肠疝共存.作者认为,此两例患者会阴下降除有排粪出口梗阻原因之外,还与其长期咳嗽,以及从事搬运等重体力劳动引起腹压增高致盆底肌群松驰、损伤有直接关系.
, 百拇医药
    总之,引起会阴下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凡是长期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及某些生理因素都可以导致会阴下降,如引起排便困难的多种功能性出口梗阻的疾病(直肠前突、直肠内套迭、直肠前壁粘膜脱垂……等);已婚的妇女,特别是经产妇;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阴部神经损伤。至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的病人以及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员是否也会引起会阴下降,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 参考文献

    1 尚克中,陈九如主编.胃肠道造影原理与诊断.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336~342

    2 卢任华,刘崎,章均,等.排粪造影的临床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1990,24(3):170

    3 李国栋,寇玉明主编.肛肠病学.北京:中国中医学出版社,1996.278

    收稿日期:1998-11-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