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6426
血沉极度增快100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华夏医学》 1999年第1期
     作者:胡继荣

    单位:广西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广西桂林市 541002

    关键词:血沉;肿瘤;风湿性疾病

    华夏医学990134 当ESR≥100mm/h时称为血沉极度增快。我院1987~1997年住院患者ESR极度增快的有800例,笔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以年度为层面,每年随机抽取10例),选取100例作统计分析(查阅相应的病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男39例,女61例,年龄16~75岁,其中16~35岁38例。ESR100~158mm/h,平均122.4mm/h,其疾病构成比见表1。

    表1 100例ESR≥100mm/h的患者疾病构成比(n,%) 病例
, 百拇医药
    恶性肿瘤

    风湿性疾病

    肾脏疾病

    感染

    结核病

    贫血

    其它

    n

    42

    21

    11

    11

    9

, 百拇医药     4

    2

    %

    42

    21

    11

    11

    9

    4

    2

    恶性肿瘤42例中,肝癌18例,胃癌6例,肺癌4例,食道癌2例,甲状腺癌1例,胆管和前列腺癌各1例,均为晚期肿瘤,28例发现有转移。另有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变6例,淋巴瘤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

, 百拇医药     风湿性疾病21例中,系统性红斑狼疮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混合性风湿性疾病4例,风湿热3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

    肾脏疾病11例中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糖尿病肾病1例,多囊肾1例,所有病例都发生肾功衰、尿毒症。

    感染11例中除伤寒1例,大叶性肺炎3例外,其余7例均为其它疾病基础上发生感染,计糖尿病4例,肺心病3例。感染性病例中,8例为50岁以上患者。

    结核病9例中粟粒结核3例,浸润型肺结核5例,其中3例为双肺浸润结核,2例出现空洞,另1例为双侧性结核性胸膜炎。

    贫血4例中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1例,巨幼细胞性贫血1例,混合性贫血1例,血红蛋白均在60g/L以下。

    其它2例中广泛心肌梗塞1例,肠梗阻1例。
, 百拇医药
    2 讨论

    由于红细胞的密度大于血浆的密度,故细胞在血浆中可发生下沉。但由于血浆中同时存在着抑制红细胞下沉的因素,所以健康人ESR很缓慢,一般不超过20mm/h。在疾病状态下红细胞的积聚以及某些其它有关因素的变化,使ESR速度发生改变。Westergren和Wintrobe分别于1926年和1935年建立了测定ESR的方法,而Westergren方法在临床上应用更为广泛,并于1977年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认可[1]

    一般临床上将ESR最高值定为20~30mm/h[2],而ESR高于此值的情况甚多,一些生理状态如妊娠、月经期等也可使ESR超过30mm/h,故其对临床诊断疾病的指导意义降低。

    为了提高ESR增快对疾病的诊断价值,国外有人提出ESR极度增快[3、4],即ESR≥100mm/h的概念。本组ESR极度增快的病例中,恶性肿瘤占42%,并且大多有转移。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肾脏病和感染占全部病例的85%,如果加上结核病和严重贫血,共占96%,只有极少数(2%)属于其它(见表1)。国外Zacharski[3]等研究263例ESR极度增快的患者,发现50%为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感染和肾脏病占全部病例的87%。Ford[4]等发现在100例ESR极度增快的患者中,绝大部分由以上4种疾病引起。
, 百拇医药
    本组资料表明ESR极度增快主要考虑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感染、肾脏疾病、结核病和贫血,且多为疾病的严重阶段或活动期。理论上,促进ESR极度增快的因素有血浆中纤维蛋白增加、球蛋白增加和红细胞明显减少。增长迅速的恶性肿瘤所致血沉极度增快,可能与肿瘤细胞分泌糖蛋白(属球蛋白有关,细菌性急性炎症时,血中急性期反应物质迅速增多,包括纤维蛋白原、α1-抗胰蛋白酶等,能明显促进红细胞的缗线聚集。风湿性疾病的病理改变为结缔组织性炎症,可致高球蛋白血症,血沉常明显增快。结核病为慢性炎症,由于纤维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血沉则明显增快。肾脏病多有自身免疫抗体,也存在免疫炎症反应,肾小管病变往往有脂质的改变,也能加快ESR。重度贫血血沉可因而增快,贫血越严重增快越明显,因红细胞数量稀少,下沉时受到摩擦阻力减少所致。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committe for standardization in hematology.Recommendation for measurement of er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of human blood.Am J clin Pathol,1977,68:505
, 百拇医药
    [2] 朱忠勇主编.实用医学检验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4~15

    [3] Zacharsk LR,Masker RM,Lecord JK, et al.significance of extreme elevation of erythrocyte sedientation rate.JAMA.1987,202:264

    [4] Ford MJ,Shapiro AD, Michael F,et al.The significane of gross elevations of the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in a general medical unit. Eur J Clin Invest,1997,9:191

    (收稿 1998-10-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