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21856
人颞骨内各结构的发育及观测
http://www.100md.com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陈心华 郑 鸣 康仲涵

    单位:陈心华 郑 鸣 康仲涵 福建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福州 350004)

    关键词:颞骨;鼓室;微细结构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990143 颞骨位于头颅两侧,形状不规则,分为鳞部、鼓部和岩部(锥体)。出生时,颞骨为3块,1岁时合为一骨。外耳道骨性部、中耳和内耳就挤这一狭窄的空间里,因而颞骨内的结构较精细复杂。在胚胎时期,第一咽囊发育形成鼓室和咽鼓管,第一鳃沟与第一咽囊之间的第一鳃膜发育形成鼓膜[1],胚胎18周,外耳道大小和形状达成人水平[2],中耳诸结构约在胚胎5~7周发育完成。内耳的始基是听泡,来源于外胚层,是耳部发育最早的部分,至胚胎5月,膜迷路已达成人大小和形状,骨迷路胚胎16周开始骨化,有多个骨化中心,到胚胎23周,基本完成[3]
, 百拇医药
    鼓室是颞骨内不规则的含气腔,向前经咽鼓管通鼻咽部,向后经鼓窦入口通鼓窦和乳突气房,其内含听骨、韧带、肌肉和粘膜皱襞等。成人鼓室容积约1~2 ml,上下径约15 mm,前后径12~15 mm[4],依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之间将鼓室分为上、中、下鼓室,内外宽分别为6,2和4 mm[3]。上鼓室借鼓室盖与颅中窝分开,婴儿岩鳞缝未闭合,成为中耳感染向颅内扩散的一个途径。下鼓室底壁的前下方和下方分别是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手术时应避免损伤而引起大出血。上、下鼓室之间为中鼓室,其中有鼓室窦和面神经隐窝,为骨性外耳道后壁的骨质所掩,不易看清,且与面神经关系极为密切,操作稍有不慎便可损伤面神经[5]

    原始鼓室是一个潜在的腔,里面充满间充质,其中有听骨始基。胚胎8周时,已可清楚地区分出听骨和鼓室,再后即可区分出鼓室六壁。胚胎12~18周,间充质被吸收,鼓室上皮逐渐扩展[6],胚胎30周,鼓室本部气化将近完成。不久鼓窦的气化即开始,于胚胎34~35周迅速进行,但上鼓室的气化要到胚胎最后1周才完成。鼓室及其内的结构在出生时,已具备成人大小,但中耳的形成并未完全结束,鼓室各壁仍在继续形成中。
, 百拇医药
    1 鼓室六壁的发育及细微结构观测

    1.1 外侧壁(鼓膜)鼓膜约在胚胎21周发育达成人大小,形似浅锥,其底多呈椭圆形。胎儿鼓膜纵径5~7 mm,横径6~11 mm,新生儿鼓膜纵径6~9.5 mm,横径6~9 mm;成人鼓膜纵径6~12.6 mm,横径6.5~11 mm[7]。新生儿鼓膜的位置向前外倾斜,与外耳道底成35°角,在成人为

    45°,个别成直角。

    1.2 内侧壁(迷路壁)表面凹凸不平,其中主要结构有前庭窗、圆窗、鼓岬和面神经凸。圆龛的发育有一个急速发展期,即胚胎12~20周。胚胎20周时,圆窗龛几乎达成人大小[8]。以后虽有扩大,但较为缓馒。出生前(胚胎32~39周)停止扩大,达成人大小。在胚胎早期,圆窗龛经Hyrtl裂与颅后窝相通,胚胎22~24周,Hyrtl裂消失[9]。胚胎22周,龛内间充质开始吸收,鼓室粘膜覆盖于龛内和圆窗膜鼓室面。成人圆窗外口的形状多样,呈半月形(18%)和细沟状(8%)者,其下方的颈静脉壁均较凸起,凸面向鼓室。在水平面上,圆窗龛似不规则的三角锥体形,其底相当于圆窗外口,三个面分别为鼓岬(上壁)、鼓岬悬临骨(前壁)和岬下脚(后
, 百拇医药
    壁),第二鼓膜封闭了锥体的顶。龛后壁长度为2.2±0.5 mm,前壁长0.9±0.6 mm,上壁长0.9±0.2 mm。在垂直切面上,龛上缘至卵圆窗下缘长2.9±0.4 mm,膜中点至骨螺旋板长0.9±0.2 mm,圆窗膜与封闭卵圆窗的镫骨底板近似垂直[10]。面神经管是由原始耳囊和和第二鳃弓的Reichert软骨两种不同结构发育而来。胚胎10周时,面神经管仅为耳囊上的一深沟,与Reichert软骨结合后形成面神经管,并开始骨化[11]。面神经管水平段外侧壁、下壁和迷路壁上段为膜性化骨,其余部分为软骨化骨。胚胎发育后期膜性化骨不全、乳突气化过度是导致面神经管缺损的主要原因。Althaus报道裂缺率为57%,陈义蔚报道为4%,李文明报道为54%,陈硕[12]报道为63.5%,缺损部位于前庭上方者最常见,其次为位于前庭窗后上方者。鼓岬的发育未见报道。

    1.3 下壁(颈静脉壁) 胚胎12~15周,鼓室颈静脉壁为间充质组织,未形成骨壁。胚胎16~19周,开始骨化。胚胎24周,颈静脉壁形成。在鼓室颈静脉壁形成骨化过程中,有一些大小不等的裂隙或缺损,严世都[13]报道其存在率约25.6%。这些裂隙是由于骨化过程未完成所致,通常随年龄增加而闭锁,该过程可延至7岁完成。出生后至成人标本中,颈静脉窝顶高于鼓环下缘者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严世都[13](64.8%)和丁成荣(81.5%)的报道明显高于Subotic[14](3.55%)和Overton[15](6%)。虽然颈静脉窝顶之间的间隙较大,骨壁较厚,手术中不易损伤颈静脉球。颈静脉球穹窿凸入鼓室外侧者(9.6%),骨壁薄,裂隙与鼓膜下部之间的间隙多较小,因此在行鼓膜穿刺切开术、外耳道径路下鼓室手术时,应注意勿损伤颈静脉,以免造成大出血。
, 百拇医药
    1.4 鼓室盖(上壁的边缘) 和前部较厚,往往有小气房,中央部和后部(即与鼓窦上壁的移行部)则较薄且少有气房。成人鼓室盖中央部厚度为0.5~3.5 mm,个体差异较大,其中小于1.5 mm者占大多数。

    1.5 后壁和前壁 未见近10年来的研究报道。

    2 听小骨及其韧带的胚胎形成

    砧骨在胚胎14周,锤骨在胚胎15周,镫骨在胚胎16周分别出现软骨化中心,各听骨仅有一个骨化中心。约在胚胎第28周,软骨化骨完成,无骺板存在,听骨大小形态与成人相近[16]。陈硕报道[17],胚胎28周,镫骨高度为3.17 mm,底板纵长为2.83 mm,与成人镫骨高度3.21 mm,底板纵长2.81 mm相近。戴朴[18]采用连续切片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重建听骨链及其毗邻结构,在三维空间对形态学量化,建立听骨链结构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形态学研究的深入,是形态学研究的一个方向。
, 百拇医药
    胚胎12周末,在未来形成砧骨韧带的区域,出现有成纤维细胞的间充质聚集。胚胎16周,能明显辨认出间充质听骨韧带的始基,发现成纤维细胞及其所形成的原纤维的纵轴与听骨表面和鼓室壁呈平行走向,以后逐渐变成垂直走向,这使得韧带能适应承受机械压力和听觉传递功能的需要。在胚胎28周,能辨认出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的韧带,在胚胎36周,听骨韧带停止分化,显示出成人标本中所见到的同样结构。

    3 鼓室的粘膜

    鼓室粘膜由上皮和薄层固有层组成。光镜观察,鼓室外侧壁为单层扁平上皮,后壁为单层立方上皮或单层低柱状纤毛上皮,前壁和下壁为单层柱状上皮或假复层柱状上皮,并有杯状细胞。固有层为细密结缔组织,内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纤维。粘膜与深部的骨膜连接紧密。鼓室粘膜除覆盖鼓室内壁及其内容物外,还形成不少皱襞,类似于鼓室内的“肠系膜”。皱襞与韧带、肌肉、听小骨一起把鼓室分隔成若干间隙[19]

    关于正常鼓室纤毛细胞的分布范围各家意见不一致。Sade提出纤毛束模式,将纤毛分为上束和下束。上束分布于鼓室的中部和顶部,下束则分布于下鼓室和鼓岬前部或中部,纤毛有时围绕鼓膜周边,而未跨入鼓膜本身。鼓岬后部、鼓窦和乳突小房无纤毛细胞分布。此后不少学者都证实了纤毛束模式,同时指出纤毛细胞的分布肯定超越了下鼓室和鼓岬范围,并认为在胎儿时期就已形成。
, 百拇医药
    电镜观察鼓室粘膜上皮细胞,可分为无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有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纤毛细胞、中间型细胞和基底细胞等5种细胞。新生儿中耳粘膜上皮主要由纤毛细胞、无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和有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组成。新生儿鼓室粘膜杯状细胞(有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明显低于成人[20]。成人鼓室粘膜纤毛细胞数量由咽鼓管、鼓室、鼓窦、乳突气房依次减少、变短。

    有人发现鼠猴(squirrel monkey)鼓室和咽鼓管的粘膜内有浆细胞,并产生IgA、IgG、IgM和IgE,认为中耳粘膜的免疫反应与呼吸粘膜相似[19]。人鼓室粘膜的纤毛细胞分布模式与呼吸系统一致,认为鼓室粘膜起源于内胚层,是由呼吸道粘膜衍化而来的改良型呼吸粘膜[21~23]

    1986年Michaels[24]首次报道了胎儿中耳侧壁粘膜上的表皮样结构(epidermoid formation,EF),认为可能与先天性胆脂瘤的形成有关。EF出现于胚胎早期,于胚胎晚期自行退化消失,如果不消失,并经化生变成复层鳞状上皮时,可能在出生后形成先天性胆脂瘤,值得进一步探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王荣光.耳鼻咽喉的发生.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5;30∶311

    [2]Nishimura Y.The embryologic development the human external auditory meatus.Acta Otolaryngol(Stockh),1992;112∶496

    [3]何永照,姜泗长.耳胚胎学解剖学.耳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6

    [4]王爱莲.鼓室的径线测量.解剖学杂志,1988;11∶207

    [5]孙济治.耳部应用解剖.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0;25∶246

    [6]Proctor B.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ddle ear and their surgical significance.J Laryngol Otol,1964;78∶631
, 百拇医药
    [7]吴展元.耳的应用解剖.耳鼻咽喉科学.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2∶112

    [8]严世都.圆窗区的胚胎发育.解剖学杂志,1990;13∶95

    [9]Spector GJ.Later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periotic duct and its adjacent area in the human fetus.Laryngoscope,1980;90 20(Suppl)∶21

    [10]Proctor B.The facial:normal anatomy,variations and anomalies.Ann Otol Rhinol Laryngol,1982;97(Suppl)∶33

    [11]陈 硕.人面神经管和面神经的发生.解剖学报,1988;19∶327
, 百拇医药
    [12]陈 硕.面神经管缺损面神经异位及面神经毗邻结构的观察.耳鼻鼻喉学报,1988;2∶15

    [13]严世都.鼓室颈静脉壁的胚胎发育及其临床解剖学研究.解剖学杂志,1987;10∶102

    [14]SDubotic R.The high position of the jugular bulb.Acta Otolaryngol,1979;87∶340

    [15]Overtonn SB.A high place jugular bulb in the middle ear:A clinical and temporal bone study.Laryngoscope,1973;83∶1986

    [16]陈 硕.听骨发育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解剖学杂志,1988;11∶1
, http://www.100md.com
    [17]Ars B.Organogenesis of the middle ear structure.J Laryngol Otol,1989;103∶16

    [18]戴 朴.听骨链的计算机三维结构重建及力学模型的建立.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1;26∶272

    [19]成令忠.中耳.组织学.第2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91

    [20]Tos M.Goblet cell population in the normal ear and Eustachian tube of children and adults.Ann Otol Rhinol Laryngol,1976;85,25(Suppl)∶44

    [21]Hentzer E.Histologic studies of the normal mucosa in the middle ear mastoid cavities and Eustachian tube.Ann Otol Rhinol laryngol,1970;79∶825
, 百拇医药
    [22]Hentzer E.Ultrastructure of the middle mucosa.Ann Otol Rhinol Laryngol,1976;85(Suppl)25∶30

    [23]Lim DJ.Functional morphology of the mucosa of the middle ear and Eustachian tube.Ann Otol Rhinol Laryngol,1976;85(Suppl)25∶44

    [24]Michaels L.An epidermoid formation in the developing middle ear:possible source of cholesteatoma.J Otolaryngol,1986;15∶169

    (收稿:1998-02-20 修回:1998-04-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