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肠外与肠内营养》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24271
第六届全国临床营养支持学术会议纪要
http://www.100md.com 《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9年第1期
     作者:张利华

    单位:

    关键词:

    肠外与肠内营养990117 第六届全国临床营养支持学术会议于1998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古都西安召开。与会代表近280人,分别来自全国各地。会议报告94篇论文,包括临床应用及研究、基础研究等类型,分为专题报告和论文报告。

    1 专题报告

    共有国内外12位专家对肠内与肠外营养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报告。黎介寿教授在大量临床实践及翔实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从能量代谢的测定、营养支持的途径选择、应激、短肠综合征、肠外瘘、术后早期炎症肠梗阻、小肠移植及炎性肠病病人的营养支持等多方面阐述了“营养支持在胃肠外科的应用”。 吴肇光教授在“营养支持的将来”报告中回顾了营养支持的发展演变过程,展望当前正在探索的热门课题,指出未来的营养支持作为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比目前的营养支持更优越,并为更多的临床医师所接受,也在理论方面对机体代谢和物质代谢的认识有所充实。吴肇汉教授的“关于短肠综合征代偿的探讨”,阐述了目前短肠综合征治疗方法的局限及展望,指出短肠综合征的治疗已有较大进展,小肠移植已开展,但仍有相当难度。家庭肠外营养可取得良效,但也有不少弊端。谷氨酰胺+生长激素+饮食方案值得临床推广。结肠的代偿作用已有所认识,应予充分利用。蒋朱明教授的“大范围肠外、肠内营养的应用(普及教育与教育效果评价的研究)对普及教育及教育效果评价方面进行了报道。荷兰Van Leeuwen教授的“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性”阐述了肠内营养通过对肠道的分泌和代谢的刺激,以及增加内脏血流等机制保护机体的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为尽早开始肠道营养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并认为对多发性创伤病人给予含谷氨酰胺配方制剂可能会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蔡威教授的“小儿营养支持进展”;McFie教授的"临床全合一的优点"; 王俊义教授的“营养与胃肠病”; Pharmacia公司 Carter博士的“Novamin——全合一肠外营养治疗的氨基酸制剂”; 邓诗琳教授的“烧伤病人代谢反应和营养支持”;英国Barnett教授的“全营养混合液相容性及稳定性的重要性”,也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营养支持领域的进展。蔡威教授和李宁教授分别介绍了1998年美国及欧洲肠内与肠外营养会议情况。
, 百拇医药
    2 论文报告

    2.1 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

    2.1.1 肠外营养 从本次会议的论文报告可见,肠外营养已用于临床接受大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肠外瘘病人、短肠综合征病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烧伤病人、小儿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及呼吸衰竭等危重病人,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仍是研究的重点之一。费旭峰等报道,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对进展期胃癌病人生存期无负性作用。胡京辉等报道,氨基酸和氮、能比是影响肿瘤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氮、能摄入相同时,肠内与肠外两种营养途径对胃癌细胞生长速度的影响无差异。曹伟新等研究认为,去甲硫氨酸(Met)肠外营养加5-氟尿嘧啶(5-Fu)可经去Met造成“Met饥饿”状态,将肿瘤细胞阻滞于G0/G1期,通过利用周期特异的5-Fu杀伤进入S期的肿瘤细胞,达到阻抑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并且术前短期应用去Met肠外营养加5-Fu治疗对机体的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 百拇医药
    长链及中、长链脂肪乳剂作为肠外营养的能源之一已应用较长时间,此次会议论文就脂肪乳剂对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影响、术后病人脂质代谢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报道。在对兔的动物实验中,中、长链脂肪乳剂从机体廓清较快,对血脂及血糖内环境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吴肇汉等报道,即使在门脉高压术后,MCT/LCT乳剂表现出更快的代谢清除,并对胆红素代谢、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而且达到了与LCT同样的节氮效应和蛋白质贮备。还有作者报道了结构脂肪乳剂在肝硬化病人中的产热及代谢作用。

    与肠外营养有关的并发症之一是胆汁瘀积。有作者报道,用S-腺苷-L-蛋氨酸、谷氨酰胺、胆囊收缩素及中医疏肝利胆、清热通下法对瘀胆进行防治。此次会议中,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的文章较少,说明此一技术已日臻成熟。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为肠外营养的实施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全营养混合液已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2.1.2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已逐渐广泛,用于烧伤、大手术后、昏迷、破伤风、危重病人的治疗。
, http://www.100md.com
    任建安等报道,含饮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可促进肠外瘘病人结肠粘膜上皮的增殖。张利华等将含有精氨酸、核苷酸及鱼油的肠内营养制剂IMPACT用于创伤的大鼠动物模型,结果认为含有免疫促进作用营养物质的肠内营养可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状态。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进行了一系列早期肠道营养在严重烧伤动物及病人的应用研究,结果认为:早期肠道喂养改善烧伤后肠道缺血状况,调理代谢,减轻应激反应,而且补充含谷氨酰胺的肠道营养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烧伤后的内毒素血症。赵留马等报道,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及早达正氮平衡,含纤维类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对排便有调节作用。

    窦若兰等报告了瑞康全营养素流食对手术病人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匀浆膳及平衡膳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亦有报道。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对肠功能尚存的病人进行营养支持,同时使用肠内与肠外营养是较佳选择。
, 百拇医药
    2.2 生长因子的应用研究 生长激素的临床应用成为这次会议的热点之一。结合肠外及肠内营养,生长激素已用于肠外瘘、烧伤、创伤、大手术、危重病人及短肠综合征的治疗。任建安等将生长激素、生长抑素和肠外营养共同用于肠瘘病人,快速促进肠外瘘的自愈。柳棋林等报道,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严重烧伤病人, 有利于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促进恢复正氮平衡,加速皮肤细胞的增殖,从多方面加速烧伤创面的愈合。专家们指出,随着生长激素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应重视生长激素的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制定,以求安全有效。

    表皮生长因子对急性胰腺炎接收肠外营养大鼠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也有报道。

    2.3 组织特异性营养物质的研究

    2.3.1 谷氨酰胺的应用研究 李幼生等将谷氨酰胺及其二肽用于动物实验及临床小肠移植病人,结果证实谷氨酰胺及其二肽有助于低温保存,以改善移植小肠结构和功能。周业平等报道,经肠道补充谷氨酰胺双肽能维持严重烧伤病人血谷氨酰胺水平,减轻肠粘膜的通透性,有助于改善30天创面愈合率及住院日。李宁等用测定肠道通透性和木糖吸收功能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谷氨酰胺对胃肠道手术后病人的影响,结果表明胃肠道手术后应补充高于生理剂量的谷氨酰胺,以抑制肠道通透性升高,保护肠粘膜屏障。
, 百拇医药
    2.3.2 精氨酸的应用研究 王文治等在“精氨酸免疫调节与抑瘤作用研究”中,以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结果认为:补充适量精氨酸,经内源合成一氧化氮(NO)途径,造成免疫细胞功能增强,是精氨酸抑瘤的一种重要方式。余震等认为,在危重状况下,L-精氨酸影响NO的生成,与内毒素成反向关系,对T细胞免疫有下调作用。

    2.3.3 n-3聚不饱和脂肪酸的应用研究 张赞松等报道,n-3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创伤合并感染大鼠具有有益的免疫调理作用,并可用于防治全身炎症应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伍晓汀等分别及联合应用n-3脂肪酸、1,6二磷酸果糖和谷氨酰胺,对大鼠移植小肠粘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n-3脂肪酸、1,6二磷酸果糖和谷氨酰胺可不同程度地增加移植小肠粘膜的增殖活性,同时也抑制细胞凋亡发生。这种作用促进肠细胞更新、预防肠粘膜萎缩,有助于改善移植小肠的结构和吸收功能。

    参加此次会议的医药厂家有无锡华瑞制药有限公司、荷兰纽迪西亚公司、雪兰诺公司、卡比-费森尤斯公司、诺华公司、金赛公司及上海曹杨医药用制品厂等。荷兰纽迪西亚公司的卫星会议“肠粘膜屏障功能与膳食纤维的作用”等; 卡比-费森尤斯公司的卫星会议“力肽(丙氨酸-谷氨酰胺)的作用”等增添了会议的学术气氛。

    大会决定,第七届全国肠外与肠内营养会议将于2000年10月在南京召开。

    (1998-12-01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