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外科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31827
亚低温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
http://www.100md.com 《临床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赵斌杰 戢翰升 徐峰 董慧芬 王钦玉

    单位: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原发性;脑干损伤;亚低温

    临床外科杂志990118 摘要 本文报告了2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亚低温治疗。采用国产康诺降温毯降温,将病人肛温控制在32℃~35℃之间,维持3~5天后缓慢升温。21例中存活14例,死亡7例。作者认为早期采用亚低温是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有效方法。

    我科自1995年7月至1996年12月对2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进行了亚低温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7~63岁,车祸伤17例,坠落伤4例。入院时GCS3分者7例,4~6分者8例,7~9分6例。21例均经头颅MRI确诊。脑干损伤合并颅内血肿5例,合并大脑半球挫裂伤18例,小脑挫伤4例,丘脑下部挫伤2例,胼胝体挫伤1例。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采用康诺降温毯降温,在病人入院或手术后立即实施。先静脉滴注氯丙嗪和异丙嗪,半小时后启动降温毯,每小时降0.5℃~1℃,4~6小时后将肛温控制在32℃~35℃之间,持续3~5天后开始复温,每8小时复温1℃,在肛温达到36℃后维持2天撤机。

    结果:按Jennett和Bond 1975年提出的分类方法,将治疗结果分为5级:Ⅴ级代表良好,Ⅳ级为中残,Ⅲ级为重残,Ⅱ级为植物生存,Ⅰ级为死亡[1]。本组Ⅴ级6例,Ⅳ级4例,Ⅲ级及Ⅱ级各2例,Ⅰ级7例。死亡的7例有5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另2例分别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及肺部感染。

    讨论

    传统的亚低温治疗采用冬眠药物(氯丙嗪、异丙嗪、杜冷丁等)结合冷水浴、酒精浴及冰帽降温等,降温速度及幅度不易控制,体温波动大,难以确保疗效。我们采用降温毯降温,能将病人体温(肛温)持续平稳地控制在所需范围内,从而确保疗效。回顾本组病人的治疗过程,我们有如下体会:
, 百拇医药
    一、早期治疗。脑干损伤病人多合并有颅内压增高或丘脑下部损伤而易出现高热,早期治疗能降低机体代谢率,延缓脑干水肿的发生与发展,减轻神经组织的继发损害,降低病死率及残废率。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二、降温及复温过程应缓慢进行。降温过快易出现寒战及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多为窦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经减慢降温速度,寒战消失,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明显减少。复温也不宜过快,据我们观察,复温过快易出现体温“反跳”。本组有4例病人在结束亚低温时采取迅速将体温升至正常的方法,结果都出现了高热而不得不再次采取降温措施。而采用缓慢升温的伤员出现体温“反跳”的明显减少。

    三、停止亚低温治疗的指征及亚低温时限。Steen 1979年的研究证明长时程亚低温对脑缺血动物无保护作用[2]。我们认为当病人血压、呼吸及脉搏平稳,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恢复时应逐渐停止亚低温治疗。本组病人治疗时限为3~5天。

, 百拇医药     四、注意防治并发症。本组病人有7例在治疗中出现胃出血,发生率较高,我们分析与脑干损伤本身伴丘脑下部损伤致应激性胃粘膜病变有关。早期上鼻胃管并动态监测胃液性状,发现出血及时使用洛赛克疗效较好。为防止病人出现营养障碍,早期对病人行胃肠外营养支持也很重要[3]。亚低温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继发感染,应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脑干损伤病人昏迷及卧床时间长,患者躯干与毯面接触部位温度较低,局部血循环差,易出现褥疮,应加强基础护理。

    参考文献

    1 刘明铎主编.实用颅脑损伤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43.

    2 江基尧,朱诚.国外亚低温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3,20∶4.

    3 王之敏,惠国桢.早期胃肠外营养对重症脑外伤预后及氮代谢的影响.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344.

    收稿日期:1997-03-24

    修回日期:1998-03-0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