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循环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39078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一氧化氮与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及临床意义(摘要)
http://www.100md.com 《中国循环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吴振西 黄新 熊燕 鲍继鹏

    单位:安徽省全肥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零五中心医院 心内科 230031

    关键词:

    中国循环杂志990120 本文对6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研究NO与TNF-α在CHF患者血清含量是否相关,以探讨其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含量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组64例:1995年10月至1997年10月间在我院住院患者,诊断按Framingham的诊断标准。男44例,女20例。年龄15~84岁,平均49.4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0例,冠心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肺原性心脏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心功能依据NYHA标准,Ⅱ级19例,Ⅲ级31例,Ⅳ级14例。正常对照组30例,均为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者。患者入院时或次日晨起空腹采肘静脉血,经治疗4周后再次采血复查。正常对照组也在晨起采血。
, 百拇医药
    血清NO测定采用比色法,计算NO含量。TNF-a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及直线相关回归分析,P<0.01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NO、TNF-α水平为42.44±18.26 μmol/ml和54.47±6.25 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O16.47±4.82 μmol/ml、TNF-a 9.22±2.64 pg/ml,P<0.01)。并见NO和TNF-α含量变化呈正相关(r=0.468,P<0.01)。心功能Ⅳ、Ⅲ、Ⅱ级者NO、TNF-α分别为56.92±17.81 μmol/ml、66.38±4.47 pg/ml,48.46±14.03 μmol/ml、56.62±5.72 pg/ml和25.73±6.48 μmol/ml、38.24±6.23pg/ml。各级组间(Ⅳ级对Ⅲ级,Ⅲ级对Ⅱ级和Ⅱ级对Ⅳ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同病因(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各组间血清NO、TNF-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好转62例,心功能分别改善Ⅰ级或Ⅲ级。血清NO、TNF-α含量分别为31.67±12.28 μmol/ml和42.33±5.18 pg/ml,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死亡2例(1例死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另1例死于心室停搏),血清NO、TNF-α水平为61.44 μmol/ml、70.72 pg/ml和50.76 μmol/ml、68.26 pg/ml。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NO和TNF-α变化参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NO及TNF-α水平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二者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心功能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其变化心功能Ⅳ级>Ⅲ级>Ⅱ级。高浓度的TNF-α可诱导NO的大量合成,进而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加重。治疗后随心功能的好转,血清NO和TNF-α显著下降,与国外学者报道相符,因此我们认为:NO和TNF-a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及发展关系密切,同时可以作为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程度的一项辅助指标,在一定程度可反应心力衰竭程度。能否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预后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因NO半衰期极短,仅3~5秒,直接生物学测定较难,此外,NO既有治疗作用,又有毒性作用。目前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NO的研究应持积极而慎重的态度。

    作者简介:吴振西 男 48岁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

    (收稿:1998-04-05 修回:1998-10-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