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内科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40090
介入疗法治疗伤寒并发肠出血三例
http://www.100md.com 《临床内科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张素惠 周建芳

    单位:浙江省奉化市人民医院 315500

    关键词:

    临床内科杂志/990141 例1,男性,32岁。发热半月,血便2天入院。体检:T 39.5℃,P 106次/分,BP 10/6kPa,神清,贫血貌,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脐周稍压痛,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Hb 60g/L,血肥达氏反应“O”1∶320、“H”1∶160。诊断为伤寒并发肠出血。经止血剂及输血1 200ml等综合治疗,便血仍不止,失血量达2 000ml以上。即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显示回肠末端造影剂外溢,经导管给脑垂体后叶素0.4U/min,灌注60分钟,用药期间血便即停止,拨管观察2天,大便转黄,住院半月,痊愈出院。

    例2,男性,34岁。因不规则发热10天,血便1天入院。体检:T 39.2℃,P 112次/分,BP 8/4kPa,神清,表情淡漠,急性失血貌,心肺无特殊,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Hb 50g/L,肥达氏反应“O”1∶320、“H”1∶320,诊断为伤寒并发肠出血。经积极内科治疗,先后输血2 400ml,仍解血便。即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显示第5组小肠造影剂外溢,经导管给予脑垂体后叶素0.2U/min,30分钟,并用自体血凝块注入,重复造影见出血停止,拨管未再出血,住院20天,痊愈出院。

    例3,女性,25岁。因发热20天,血便1天入院。体检:T 39.8℃,P 100次/分,BP 12/6kPa,神志淡漠,贫血貌,右下腹压痛。实验室检查:Hb 55g/L,肥达氏反应“O”1∶640、“H”1∶320。诊断伤寒并发肠出血。经内科积极抢救止血治疗无效,仍便血不止,每日约1 000ml,2天后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见回盲部造影剂外溢,导管灌注脑垂体后叶素0.2U/min。30分钟后仍有少量造影剂外溢,则选择导管至回盲部,注入明胶海绵颗粒,重复造影见出血停止。术后第2天,出现高热,右下腹疼痛,但腹软,给予抗生素及止痛剂,3天后腹痛缓解,未排血便,一周后体温正常,住院23天,痊愈出院。

    讨论 下消化道出血的导管介入性治疗,是经选择性动脉内注入血管收缩剂或栓塞剂。伤寒并发肠出血是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当大量出血无法控制,手术难度大且不能明确出血部位时,用导管血管内药物及栓塞治疗,可迅速控制大出血。

    脑垂体后叶素是最常用的血管收缩剂,作用直接而迅速,且能调节用量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血管收缩效应,发生缺血亦是可逆的。本组2例单用脑垂体后叶素即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自体血凝块是最常用的普通栓塞物质,由于取材方便,而栓塞后并发症少,因此是首选的栓塞剂。明胶海绵由于吸收缓慢,使用方便,无抗原性,是应用最广的栓塞剂,本组3例应用脑垂体后叶素再加用明胶海绵后达到快速有效的止血效果,及时地抢救了患者的生命。

    对患有冠状动脉病变和高血压病患者应加以密切注意,并在灌注过程中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同时注意栓塞剂引起肠缺血的可能,尤其对于以前有过胃肠手术者作栓塞治疗时,更应了解血管情况以减少梗塞发生。

    收稿:1997-10-15 修回:1998-06-0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