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肿瘤》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46087
85例造血系统肿瘤患者纤溶指标的变化
http://www.100md.com 《肿瘤》 1999年第1期
     作者:胡钧培 刘 隽 窦红菊 乐忠庆 杨景文 王鸿利

    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200011)

    关键词:纤维蛋白溶解;造血系统肿瘤

    肿瘤990107 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纤溶活力的改变,不仅会引起恶性肿瘤患者的出血,而且与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对85例造血系统肿瘤患者进行了血浆纤溶指标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

    (一)健康对照组 为无出血性疾病和栓塞性疾病的健康人,共39例。在检测前2周内未服用过任何药物。男22例,女17例,年龄为18~66岁,平均42.8岁。
, 百拇医药
    (二)肿瘤组 共85例,为1994年1月~1997年12月在本院血液科病房住院的病人。男48例,女37例,年龄为13~79岁,平均年龄52.9岁。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又可分为:

    1.急性白血病(AL)组 共51例。均为初发病人,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0例,其它种类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均符合FAB诊断标准。

    2.慢性白血病(CL)组 共13例。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9例(包括慢性期6例,急变期3例)均符合1989年贵阳第二届全国白血病治疗讨论会诊断及分期标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4例,按照1981年CLL国际工作会议标准诊断。

    3.淋巴瘤组 共13例。其中霍奇金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均符合1983年北京全国淋巴瘤研究座谈会诊断标准。
, 百拇医药
    4.多发性骨髓瘤 共8例。符合197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肿瘤研究所(NCI)诊断标准。

    二、检测方法[1]

    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A)及其抑制物活性(PAI:A):发色底物法;

    2.纤溶酶原活性(PLG:A)和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α2-PI:A):发色底物法;

    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D-dimer):酶标法。

    结 果

    急性白血病组,t-PA:A和D-dimer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LG:A和α2-PI:A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慢性白血病和骨髓瘤组的α2-PI:A也比对照减少(P<0.05)。其余各组纤溶活力指标虽有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 百拇医药
    附表 恶性肿瘤患者纤溶指标测定(±s) 组别(n)

    t-PA:A(Iu/ml)

    PAI:A(Au/ml)

    PLG:A(%)

    α2-PI:A(%)

    D-Dimer(mg/l)

    对照组(39)

    1.94±0.72

    6.38±2.57

    97.50±8.9
, http://www.100md.com
    1.11±0.09

    0.14±0.06

    急性白血病(51)

    4.28±0.81**

    6.02±3.27

    91.51±12.0**

    0.92±0.12**

    0.38±0.11**

    慢性白血病(13)

    2.27±0.96

, 百拇医药     6.22±2.28

    95.22±9.0

    1.02±0.11*

    0.18±0.06

    淋巴瘤(13)

    1.95±1.21

    6.39±1.97

    96.78±7.3

    1.05±0.09

    0.18±0.12

    多发性骨髓瘤(8)

, 百拇医药     1.98±1.08

    6.42±1.47

    95.92±8.2

    0.99±0.27*

    0.20±0.06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讨 论

    早在一百多年前Trousseau就已经注意到肿瘤患者有血液凝固障碍,直到60年代Morrison才开始研究恶性肿瘤病人的凝血功能性改变。以后一系列的临床观察和实验性研究证实了恶性肿瘤与凝血纤溶功能改变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2]

    据临床统计资料分析,各种不同的恶性肿瘤患者中约有6%~40%可出现程度不一的出血。除了最常见的血小板因素即血小板的量减少、血小板的功能障碍外,纤溶亢进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报道了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等造血系统肿瘤病人的纤溶活力指标的改变,发现大多数肿瘤患者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α2-纤溶酶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活性一般都比较低,这表明纤溶亢进在造血系统肿瘤病人中几乎普遍存在,尤其是急性白血病中的ANLL患者最为明显[3]。事实上约40%~70%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都有出血症状,表现为皮下或粘膜瘀点、瘀斑或渗血,严重的也有消化道、肺、脑内出血。慢性白血病和淋巴瘤出血相对要少得多,骨髓瘤虽有出血,但主要是M蛋白影响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功能的结果。纤溶系统的最基本和核心成分是纤溶酶原,它在内外活化剂的作用下可激活为纤溶酶。肿瘤病人由于大量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其纤溶酶原的含量和活性呈消耗性减少和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尤其是这样。纤溶酶作用于交叉连接纤维蛋白,使之形成包括D-二聚体在内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此外,当血循环中出现大量纤溶酶时,纤溶酶可与α2-纤溶酶抑制物结合成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体而灭活,这样α2-纤溶酶抑制物含量也会因消耗增加而减少。本文中各组造血系统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增加,纤溶酶原和α2-纤溶酶抑制物减少,都提示了存在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因而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并发出血者,除了常规输注血小板外,抗纤溶药物的应用,有时也是十分必要的。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还提出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和纤溶之间的关系。许多实验证明,凡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或转移特征的,纤溶酶原活化剂(PA)的表达都较高。用抗体或PAI干扰PA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如果用药物造成肿瘤细胞分化,此时PA和PAI的表达也会改变。如果用PA基因转染到肿瘤细胞中,可使该肿瘤细胞具有浸润和转移的特征[4]。本文中对于t-PA:A的测定,急性白血病组增高明显,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组由于例数太少,和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别,但也可以提示纤溶是肿瘤病理的重要过程,和肿瘤细胞的迁移、生长密切相关[5]。不少学者提出把PA表达的类型和水平高低作为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预后估计的指标,是十分有价值的。此外,鉴于PA在肿瘤浸润和扩散中的重要性,针对阻断PA进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对于急性肿瘤的治疗是有深远意义的。

    第一作者简介 胡钧培,男,硕士,副教授

    参 考 文 献
, 百拇医药
    1 王鸿利,包承鑫,阮长耿等主编。血栓与止血检验技术,第一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95

    2 王振义,李家增,阮长耿等主编.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46

    3 Velasco F, Torres A, Rojas R, et al. Increase in the D-dimer levels during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Haemostasis,1992, 22:117

    4 Kwaan HC, Keet HN. Fibrinolysis and cancer. Semin Thromb Hemost,1990, 16:230

    5 Bell WR. The fibrinolytic system in neoplasia. Semin Thromb Hemost, 1996, 22:459

    (收稿:1998-08-10 修回:1998-10-0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