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4903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脑出血26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马素娟

    单位:066300 河北省抚宁县中医院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990121 199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26例,与对照组22例作比较。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48例均为我院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均经颅脑CT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0~76岁。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基底节区出血9例,出血量8.0~30.0 ml;丘脑出血4例,出血量4.0~10.0 ml(2例破入脑室);小脑出血2例,出血量7.0~10.0 ml;脑叶出血8例(额叶3例,颞叶4例,枕叶1例),出血量8.0~20.0 ml;脑干出血3例,出血量2.0~5.0 ml。对照组中男13例,女9例;年龄35~75岁。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基底节区出血8例,出血量9.0~30.0 ml;丘脑出血3例,出血量5.0~9.0 ml(1例破入脑室);小脑出血2例,出血量6.0~11.5 ml;脑叶出血7例(额叶2例,颞叶3例,枕叶2例),出血量9.0~25.0 ml;脑干出血2例,出血量2.5~6.0 ml。治疗组患者入院时意识清楚者15例,嗜睡7例,浅昏迷3例,深昏迷1例;肢体肌力0级6例,Ⅰ级9例,Ⅱ级3例,Ⅲ级4例,Ⅳ级2例,Ⅴ级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时意识清楚者14例,嗜睡5例,浅昏迷2例,深昏迷1例;肢体肌力0级4例,Ⅰ级7例,Ⅱ级4例,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2例。入院时治疗组血压正常者8例,余18例血压为20.0~28.0/12.6~16.0 kPa(1 kPa=7.5 mmHg);对照组血压正常者8例,其余15例血压为19.3~28.7/12.0~17.0 kPa。2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31~45分12例,16~30分9例,0~15分5例;对照组31~45分10例、16~30分8例、0~15分4例〔1〕。2组患者临床资料和病情轻重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250 ml静滴,每8~12小时1次。同时给予适当降血压,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泻热中药,组方:大黄12~15 g(后下),芒硝10 g(冲服),枳实10 g,牛膝、赭石、黄芩各15 g,栝蒌20 g。血压高者加菊花12 g,夏枯草50 g;嗜睡或意识不清者加石菖蒲、郁金各15 g。每日1剂,水煎服。昏迷患者均经鼻饲给药。

    1.3 疗效标准: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1〕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治疗组有效23例(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6例),无效3例(无变化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有效15例(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5例),无效7例(无变化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68.2%。经χ2检验,P<0.05,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脑出血后脑组织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导致中线结构移位,甚至脑疝形成。临床表现除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外,主要以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为主。目前西医保守治疗主要是降血压、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降颅压最常用高渗脱水剂20%甘露醇,静脉应用后使组织间水分渗透到血管内,从而使颅内压降低,但作用维持时间短,需反复给药,过频给药又会导致患者脱水或肾脏损害。为避免副作用,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通腑泻热中药,使腑气通畅,每日排便保持在2~3次,并有协同降颅压作用。根据中医理论,大黄与牛膝、赭石相伍能引瘀血下行;栝蒌、黄芩清热化痰;菊花、夏枯草清泻肝热,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石菖蒲、郁金开窍醒神。因脑出血后脑水肿高峰期是3~7日,水肿持续时间约2周,所以我们2周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观察上述中药有协同降颅压作用,减少合并症发生,神经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马素娟,女,33岁,主治医师。

    4 参考文献

    1 王新德执笔.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收稿:19980907 修回:1998110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