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5793
植入性胎盘20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
     作者:叶蔚 孙显斌

    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湛江 524001

    关键词:植入性胎盘;发生原因;处理

    广东医学院学报990440 植入性胎盘是产科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如处理不当,由于大量产后出血,可威胁产妇的生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0例植入性胎盘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讨论其处理方法。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1984~1998年14 a中共收治20例植入性胎盘,18例为部分性植入胎盘,2例为完全性植入胎盘。同期分娩总数为21 645人,其中植入性胎盘20例,占0.923‰。本组发病年龄为21~38岁,平均27岁,孕周31~40周。初产妇15例,占75%;经产妇5例,占25%。其中有人工流产、清宫术、引产史者18例,合并前置胎盘4例,疤痕子宫3例,无孕产史者仅2例。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在整个妊娠期及分娩期均无症状,直至胎儿娩出后胎盘滞留不下,欲行徒手剥离时发现部分或整个胎盘与子宫壁间不能分离。本组病例产后出血<500 mL者6例,500~1000mL者11例,>1000mL 者3例。

    1.3 处理方法 20例植入性胎盘中,3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8例经阴道分娩徒手剥离胎盘发现部分残留而无法剥出的,阴道出血不多,予大刮匙刮宫腔后,使用抗生素及宫缩剂即可;4例分娩后即予大刮匙刮宫腔失败,阴道出血不多,予抗生素及宫缩剂治疗3 d后,再次予大刮匙刮宫腔;5 例于剖宫产术中人工剥离胎盘时感到分离困难,发现胎盘植入而行钝性加锐性剥离胎盘,大刮匙刮宫腔,出血面用1号肠线8字缝扎止血。

    1.4 预后 20例植入性胎盘中合并产后出血者14例,最多达2 000 mL,平均800 mL。20例中保留子宫17例(其中1例为完全性植入性胎盘),保留率为85%,均无晚期产后出血。
, 百拇医药
    2 讨论

    2.1发生率 我院14a来分娩总数21645例中发生植入性胎盘20例,其发病率为0.923‰,远高于章思酮报道的0.52‰[1]。提示本地区植入性胎盘比例明显偏高,必须引起产科医务人员的重视。

    2.2 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植入性胎盘多由于植入部位的子宫内膜损伤及炎症,孕卵着床后因脱膜发育不全或缺如,绒毛侵入子宫肌层而形成。手术疤痕或损伤,先天性子宫内膜发育异常亦是常见的诱因。本组病例中,有人工流产史、清宫史、引产史18例,占90%;疤痕子宫3例;无孕产史2例。由此可见,宫腔内手术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广泛有效地宣传避孕方法,实行计划生育,减少宫腔操作,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预防的重点。

    2.3 处理 过去大多数学者认为植入性胎盘的处理原则为子宫切除,但这会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且心理受到严重的创伤。本组病例中,经保守治疗而保留子宫的有17例,占85%;行子宫次全切除的仅3例,占15%。对于部分性植入胎盘,胎盘植入程度不深,仅达浅肌层,且植入面积不大的,尽可能通过保守治疗保留子宫。如经阴道分娩,出血不多者,可予大刮匙刮宫腔,术后予宫缩剂及抗生素治疗;剖宫产者,术中可行钝性及锐性剥离胎盘,大刮匙刮宫腔,出血面用1号肠线缝扎止血。对于完全性植入胎盘,且植入程度深,达深肌层或穿透浆膜层,伴阴道大出血,则应果断地行子宫次全切除。本组有1 例完全性植入胎盘的患者,曾有2次人工流产史及2次引产史,此次足月经阴道分娩后,胎盘完全性植入,无法人工剥离,因患者强烈要求保留子宫,且阴道出血不多,经积极抗炎及中药活血去瘀治疗,胎盘组织逐渐溶解、吸收,半年后复查B超示宫腔波清淅,成功地保留子宫。因此,对于年青的仅有一子女的植入性胎盘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尽可能保留子宫具有重要意义。

    3 参考文献

    1 章思酮.植入性胎盘15例分析.陕西医学杂志,1997,16(8):6~8

    2 朱关珍.植入性胎盘的保守治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5):265

    收稿日期:1999-8-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