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综合临床》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6920
输尿管血管瘤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综合临床》 1999年第4期
     作者:谢庆祥 缪友仁 张闽峰 汪 鸿

    单位:解放军175中心医院 363000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4109 1 病历介绍

    女,29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持续约10天后自行消失;半个月前再次发作,伴轻度尿频,约1周后消失。无发热、腰痛、尿痛等。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膀胱右侧壁肿物,密度低,不均匀”,住入本院后检查,尿常规:蛋白(+),尿红细胞(+++),肝肾功能正常;血沉:7mm/h,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双肾B超检查无异常。膀胱镜检查:右侧壁一肿物,约5.0cm×5.0cm大小,色淡红,表面见2.0cm×1.0cm大小糜烂区,金黄色颗粒沉着,未见血管扩张,似有蒂;右输尿管口未见,行三处活检,无明显出血。膀胱探查手术中见肿物似葡萄状,囊性感,位于正常右输尿管口部位后外约2.0cm处(以左侧为对照),有一“蒂”,直径约0.6cm,呈圆索状,质韧,表面光滑并见轻度扩张血管,可向膀胱内牵拉延长;“蒂”位于膀胱壁一腔隙中间,怀疑该腔隙为右输尿管口;自“蒂”内上方插入F输尿管导管约20.0cm,但未见尿液流出。自膀胱外分离右输尿管下段,发现该管腔扩张,约1.2cm直径,其内可触及与膀胱内“蒂”相似的索状物,牵拉“蒂”该索状物有移动感。向上分离至髂血管处,仍可触及索状物,遂于近膀胱处切开输尿管壁外层,见索状物游离位于“管腔”中间,切断,见切面似纤维样增生,出血明显,中央有管腔,插入F输尿管导管约20.0cm,见少许尿液流出。因未能明确病变性质和长度,故先切除膀胱内肿物,然后取右11肋间切口,探查右肾大小、质地正常,右输尿管上段仍可触及索状物,行右肾、输尿管切除。术后剖开输尿管末端肿物,见其内为黄色胶冻样物,输尿管内索状物与外层完全分离,内腔为光滑粘膜。病理检查示:输尿管壁外层为浆膜及部分肌层,索状物则由局灶性增生的移行上皮和部分肌层组成,粘膜下层可见大量扩张、形态不规则血管;输尿管末端肿物的表层为局灶性增生的移行上皮,间质疏松水肿,可见许多扩张、不规则血管。肾脏轻度浊肿变性。病理诊断:输尿管血管瘤。术后随访1年,恢复良好。

    2 讨论

    输尿管血管瘤为一种罕见病,国内尚未见报道。本例为年轻女性,以无痛性血尿为主要表现,输尿管全程均发生病变,而且内外肌层呈分离状态,推测该病变可能与胚胎时中肾管形成过程发育异常有关。末端囊状增生则可能为后天逐渐形成。虽然本病例未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但肾脏B超检查未发现积水等病变,术中输尿管插管顺利,而且粘膜光滑,提示该病变并没有向腔内发展或压迫管腔。对于本病的治疗,我们认为如无严重血尿或梗阻症状,无需手术治疗。本病例似以行输尿管末端肿物切除及输尿管口成形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为好。本病术前、术中诊断困难,有赖于病理诊断。

    [收稿:1998-04-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