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7695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10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田晓堂 夏晶娟 于俊平

    单位:田晓堂(铁力市妇幼保健院);夏晶娟(铁力市人民医院);于俊平(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医院)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447 婴儿期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以自发性颅内出血为特征,预后不良。我们对1992~1996年收治的10例颅内出血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15d~1个月2例,15d~2个月7例,15d~1岁1例;母乳喂养7例,人工喂养2例,混合喂养1例。所有婴儿出生后未接受过维生素K预防剂量。临床发病急骤,早期表现为拒乳、哭闹、烦躁不安,晚期嗜睡、面色苍白、呻吟、意识障碍、抽搐、呼吸不规则等。10例均有迅速进展的贫血,均有前囟饱满紧张。嗜睡2例,昏睡4例,昏迷4例。全身或局限性抽搐10例;肌张力增高6例,降低2例。呼吸不整、双侧瞳孔不等大4例,针刺部位出血不止2例,皮下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4例。实验室检查:10例血红蛋白均下降,凝血时间延长10例,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血小板、出血时间正常,腰穿2例,血性脑脊液2例。CT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单灶性出血2例,多灶性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并发硬膜下出血1例,脑室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2 治疗与转归

    所有病儿入院后立即给维生素K15~10mg静注,7~10d为1疗程,输血、对症治疗。结果治愈4例,离院4例,死亡2例(占40%)。对治愈的4例进行随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智力低下2例,偏瘫(脑软化)2例。

    3 讨论

    婴儿期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主要见于2周~3个月的母乳婴儿。分析其发病因素:胎儿期维生素K贮存最低,母体之维生素K通过胎盘之量甚微,并且进入胎儿体内分解代谢快,故贮量很少;出生后维生素K来源不足,母乳维生素K含量仅为牛乳的1/4;肠道吸收VK障碍,这样就使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丧失,引起自发性颅内出血。

    本病的诊断依据可归纳为:1~2个月小婴儿;母乳喂养多见;男孩多于女孩;自发性颅内出血发生率高;大多数伴有感染;严重的凝血障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用维生素K治疗有效。

    本病作为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因此病以颅内出血为主,预后严重,病死率高,存活婴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在强调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的同时,重要的是早期预防。出生后的新生儿应常规给予维生素K肌注1mg,有出血倾向者连用3d;母乳喂养儿在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每月用1次维生素K,连用3个月;疾病状态下应重点加强维生素K补充,如慢性腹泻、感染、肝炎、胆道闭锁,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的新生儿,每月注射1次维生素K11mg;凡服用妨碍维生素K代谢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的母亲在产前2周口服维生素

    K120mg;增加母亲围产期和授乳期维生素K摄入,合理调整饮食,多食用含维生素K的食物,能够很快提高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

    (收稿日期:1999-01-2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