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27647
化疗后慢性硬膜下血肿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上海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徐福林 胡玉堂

    单位: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化疗后慢性硬膜下血肿一例 徐福林 胡玉堂 患者女,30岁。因右侧头痛1月,清晨时明显,伴有频繁呕吐及视物模糊,于1997年7月 18日入院。1995年曾因“胃窦部低分化腺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一月辅助化疗(表阿霉素,5-FU,丝裂霉素)。患者血小板(PLT)曾一度下降至1.4×109/L。无头部外伤史 。体检:痛苦面容,贫血貌,应答切题,颅神经阴性,双侧病理征阴性。心、肺、肝、脾阴 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7×109/L,N78% L 22%, 红细胞2.30×1012/L,PLT 7.0×10 9/L,PT 15秒,CT3分,BT2分。头颅CT:“右侧额,颞,顶,枕新月形低密度影,中线偏 移12mm″。入院后临床诊断为右侧额颞顶枕慢性硬膜下血肿,原因考虑为化疗所致。给予脱 水、输血等对症治疗后,头痛呕吐有所缓解,查血常规示:红细胞3.5×1012/L,PL T 8. 0×109/L,入院后第3天行“右侧额颞顶枕慢性硬膜下血肿外引流术”,术中引流出暗红 色血性液体约100ml,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后,血肿腔内置引流管,返病房后头高脚 低位引流2天,引流总量约30ml,2天后拔管。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症状消失,出院。1月 后随访CT复查:血肿腔明显缩小,几近消失。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较常见病,大多继发于头部外伤后,症 状出现在伤后3周左右,出血来源多认为来自皮层小血管或矢状窦旁桥静脉损伤。抗肿瘤药 物影响造血细胞,容易引起骨髓抑制而致血小板减少,形成漏出性出血,进一步发展为血肿 或瘀斑,临床发现,出血倾向的严重程度与血小板数量有直接关系,若PLT<5.0×109/L, 则需暂停抗肿瘤药物;若PTL<2.0×109/L,则出血倾向非常明显。血肿的增大与嗜酸性粒 细胞释放的颗粒含纤维蛋白溶解酶而溶解纤维蛋白,使得新生毛细血管壁易于出血,血肿 腔不断有新鲜血液,嗜酸性粒细胞亦相应增多,形成恶性循环,血肿腔不断扩大。

    收稿:1997-06-10 修回:1999-03-0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