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创伤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28276
结缔组织修补脾破裂32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创伤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白呈祥 李元君 白海峰

    单位:白呈祥、李元君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外一科;白海峰 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中华创伤杂志990425 脾脏损伤居实质脏器损伤首位,脾切除治疗脾外伤已有近400年的历史[1]。近年的研究表明,脾切除后不仅损失了一个具有过滤功能的器官,而且产生了免疫功能的障碍[2,3]。目前,保留脾脏功能的治疗受到广泛的重视。笔者从1988年开始采取结缔组织片加固缝合法修补脾脏破裂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男27例,女5例;年龄5~59岁,平均26.5岁。均为闭合性腹部损伤。脾损伤根据Gall四级分类法:Ⅰ级3例,Ⅱ级18例,Ⅲ级11例。脾裂口累加长5 cm、深1 cm以内6例,长5~10 cm、深1~1.9 cm 19例,长10 cm以上、深2~3 cm7例。单纯脾脏外伤21例,多发伤11例。
, 百拇医药
    2. 休克情况:32例中有休克18例,其中轻度休克3例,中度休克12例,重度休克3例。入院后即静脉滴注质量浓度为75 g/L的NaCl 4 ml/kg+质量浓度为60 g/L的中分子右旋糖酐1 ml/kg纠正休克后立即手术。术中输全血200~600 ml 10例,800~1 000 ml 3例。

    3. 手术方法:开腹后,吸出积血,用无损伤血管钳控制脾蒂制止进一步出血,探明损伤类型,必要时游离胰尾部。Ⅱ级、Ⅲ级损伤者游离脾脏并托出切口。选取前鞘、筋膜、肝圆韧带,剪成1.5 cm×2 cm的小块,用大圆针10-0号丝线穿组织片一小块,从脾裂口的垂直部分别进2针将线引到对侧同样穿一块同等大小组织片,两线打结适度可将脾裂口对合、挤紧,即达到止血目的。裂口深超过2.5 cm可填入部分大网膜后同样修补,若为星状破裂,血运不好,可行部分脾切除,残端仍用组织片加固缝合,大网膜覆盖。

    结 果

    本组32例手术经过顺利。1例因合并多发伤术后死于MOF,2例术后并发ARDS,31例治愈。术后10天、1个月行B超或CT检查显示脾脏轮廓清楚,无局部积液。其中27例随访3个月~6年,无任何并发症,能从事正常工作及劳动。
, 百拇医药
    讨 论

    脾脏是一个富含血液的淋巴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无管腺。脾脏的血供:脾叶动脉分出脾段动脉,大多数与脾的纵轴相垂直进入脾内,脾脏呈节段性血管供应,脾叶、脾段之间存在着相对应的无血管区或少血管区。在脾创伤外科,除严重的多发伤外,脾破裂大多数为垂直作用于脾的暴力所致,裂口多为横型,与脾内大血管方向一致。脾有储存血小板的功能,多数Ⅱ级脾脏损伤在手术探查时发现自行凝血。我们手术中发现自凝者9例(9/32)。即使脾脏近乎横断,如局部血运尚好,仍可通过脾的部分切除或缝合修补止血,脾脏得以保留。Millikan[4]治疗脾破裂134例,46例修补成功。Oakes[5]强调几乎全部外伤性脾破裂均可修补。现代免疫学的发展,揭示了脾脏除了具有过滤、储血、造血的生理功能外,更为重要的是抗感染免疫功能。脾脏在肿瘤发生及形成的初始阶段发挥正性免疫作用[6]。脾切除术后IgG、IgM、Tuftsin、K细胞、NK细胞下降[7,8],机体免疫力受到影响,病人感染机会增加。Krivit等[9]报告脾切除患者OPSI发病率是1.45%,为正常人的58倍。在儿童患者中发病率更高。成人脾切除后出现体质虚弱、劳动力减低(30.4%)的脾功能减低综合征等[10]。因此脾外伤采取保脾措施有重要的意义。
, 百拇医药
    保脾手术方法目前虽有十几种,如肠线网袋外加压止血、大网膜外加压止血、局部海棉填塞压迫止血、脾动脉结扎、脾组织移植等。但这些措施有可能引起肠黏连、肠梗阻、再出血、脾坏死、积液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脾片组织移植虽能成功,但能否发挥作用,笔者持有疑问。本术式的优点是最大限度保留了脾脏,解决了因脾组织质脆使缝合困难这一难题。本术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术前应建立快速的补液通道,及时的纠正休克,满意的麻醉为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术后脾区常规放置双腔引流,可防止局部渗血积液和脾周感染,同时也可观察是否再出血。

    参考文献

    1 夏穗生. 今日脾外科. 实用外科杂志, 1986, 8∶393.

    2 Simon MJ. Impairment of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 and macrophage, functions in splenectomized patients. N Engl J Med, 1985, 313∶1092.
, 百拇医药
    3 蒋复高. 脾功能再认识及研究新进展. 实用外科杂志, 1986,6∶443.

    4 Millikan JS. Alternatives to splenectomy in adults after trauma repair partial resection, and reimplantation of splenic tissue. Amer J Surg, 1982, 144∶711.

    5 Oakes DP. Changing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splenic trauma. SGO, 1981, 153∶181.

    6 白呈祥,张明,马洪钧,等. 保留脾脏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生存质量的探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1995,3∶63.

    7 姜洪池,关英辉.保留性脾手术后凶险感染.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6, 10∶585.
, 百拇医药
    8 黄韬,仇登波. 脾抗癌免疫功能与胃癌根治术.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6, 10∶586.

    9 Krivit W, Giebink GS, Leonard A, et al. 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 Surg Clin North Am, 1979, 59∶223.

    10 巩恩厚,杨笔耕,严际慎,等.脾组织移植的临床与实验观察.实用外科杂志,1985,5∶35.

    收稿日期:1998-07-14

    修稿日期:1999-04-0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