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北中医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29328
沈汝才治疗眼底血证经验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钱爱华

    单位: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武昌,430061)

    关键词:

    湖北中医杂志990405 沈汝才主任医师从医38年,医理精湛,临床成效卓异,尤其对眼底血证,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侍诊于侧,亲聆教诲,获益匪浅。现将沈师辨治眼底血证的经验予以初步总结。

    1 重视整体,治病求本

    眼底血证范围较广,病因复杂,多由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脉管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眼底出血、外伤等病所致。沈师从整体出发,治病求本,根据发病机理进行辨证分型治疗。

    1.1 肝胆火炽

    肝气郁结或肝胆火炽,气血逆乱上壅于目,致目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瘀滞眼底,血不循经,泛溢络外。症见视力骤降,眼底突然大量出血,其色鲜红,伴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便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多见于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脉管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病。治以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龙胆草、茯苓、栀子、柴胡、郁金、木通、车前子、泽泻、黄芩、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金银花、丹皮、赤芍等。
, http://www.100md.com
    1.2 阴虚火旺

    血为阴精,其动多因于火。劳损伤阴,阴虚内热,水不制火,火性炎上,扰动阴分之血,引起眼底血证。症见视力急降,眼前出现黑影,眼底大片出血,伴头晕耳鸣,心烦潮热,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多见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眼底出血、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病。治以滋阴清热凉血,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知母、黄柏、熟地、泽泻、麦冬、玄参、丹皮、赤芍、山萸肉、生地、花粉等。

    1.3 气阴两虚

    思虑太过或病后失调,心脾两虚,气阴不足,不能摄血,影响眼内血液运行。症见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底有片状出血,伴面色无华,心悸头晕,少气懒言,舌淡脉细。多见于高度近视眼底出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病。治以益气养阴,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增液汤加减。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山药、玄参、沙参、麦冬、黄精、生地等。
, http://www.100md.com
    2 提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沈师认为,治疗眼底血证除全身辨证外,当结合眼底症状辨病用药。

    2.1 早期当止血为先

    眼底血证,发病大都急骤,轻者出血量少,可有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重者出血量多,可致暴盲。为防止继续出血,早期当以止血为先。止血可避免因出血不止而致视力难以恢复或变生他症。沈师常告诫我们:“存得一分清血,即保得一分视力”,可见眼底血证早期止血的重要。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脉管炎等炎性出血以及外伤致眼底出血,多由血热所致,当凉血止血;高度近视眼底出血、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多由阴虚血虚气虚所致,当滋阴养血、益气止血;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多为阻塞性出血,由气滞血瘀所致,当行气活血止血。常用止血药:茜草、血余炭、仙鹤草、旱莲草、槐花炭、白茅根、蒲黄炭、丹皮、赤芍、侧柏叶、地榆。

    2.2 止血与祛瘀兼顾
, http://www.100md.com
    沈师认为凡凉血止血、清热泻火、平肝潜阳等苦寒之品易造成出血凝滞成瘀,常告诫我们“止血莫留瘀”。在使用止血药同时,不要忘记佐以少量化瘀行滞之品,以防血凝太甚,致离经之血难以吸收与消散。他强调疏决导通,认为出血虽止,但血瘀其中,形成瘀血,若瘀血不祛则新血不生,视功能就难以恢复。因此沈师常在止血10天后采用消瘀法,旨在祛瘀生新,促使行血归经。如在整体治疗的基础上选用丹参、川芎、泽兰、三七、枳壳、郁金、当归、牛膝、鸡血藤等行气活血之品。

    2.3 后期勿忘益气补虚

    沈师在治疗眼底血证后期,强调补虚泻实兼顾。指出瘀血积久不化,色暗紫滞,间有机化病灶,易导致视网膜变性增殖及视力严重障碍。认为此为虚实夹杂之证,一则因瘀血存在,新血难生,目失濡养,日久变性;二则瘀血阻滞,痰浊凝结易形成瘕聚增殖。因此在治法上除活血化瘀外,务必益气滋阴,攻补兼施,既可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又能增强视细胞活性,促进视功能恢复。常投以桑椹子、首乌、女贞子、枸杞、黄芪、党参、茯苓、太子参、石斛之属,以培本扶正。

    沈师治疗眼底血证,师古不泥于古,创新不失法度,将祖国医学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融辨证与辨病为一体,论理精当,辨证灵活,组方缜密,遣药精良,故临床多获佳效。

    (收稿日期:1998-10-2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