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06891
经尿道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部梗阻19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年第1期
     作者:陈伟杰 崔浩成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224001

    关键词:膀胱颈部梗阻;经尿道电切;女性

    南通医学院学报000193 [中图分类号] R69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0-2057(2000)01-0114-02

    本院1995年5月~1998年5月用电切镜经尿道行膀胱颈部后唇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部梗阻19例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例年龄27~75岁,平均53.5岁,<30岁3例,>60岁9例,30~60岁7例。病程8月~11年,平均3.8年。患者均有严重的排尿困难:排尿费力,踌躇,尿线细,终末滴沥,慢性尿潴留,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充盈性尿失禁;6例肾积水,输尿管扩张;3例出现肾功能不全。耻骨上可触及巨大包块,残余尿600~1300ml。
, http://www.100md.com
    1.2 特殊检查 膀胱镜检:必须向上25~40度置镜,有紧缩感,可见不同程度的膀胱小房小梁,4例后壁有憩室。膀胱颈部后唇隆起抬高,呈堤坝状,粘膜苍白僵硬,有些病人呈环状狭窄。B超肾积水,输尿管扩张6例。BUN 11.5~28mmol/L,Cr 164~480μmol/L。

    1.3 方法和结果 留置导尿管1周,充分引流,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在硬膜外麻醉下,膀胱截石位用Storz电切镜,镜鞘F24,经尿道电切膀胱颈部后唇3~9点,切除隆起的后唇,长0.5~1cm,深度以后尿道与膀胱三角区成同一平面,并行12点切开,深度在0.5cm,使纤维环断裂。术后留置气囊导尿管3~5天。5例病人术后辅以溴吡斯的明60mg,每日3次,共1周。18例术后1月复诊,残余尿消失,排尿有力,尿线粗,1例有轻度尿失禁,经加强盆底肌锻炼后症状消失。1例高龄妇女术后仍有尿潴留,改用耻骨上闭式膀胱造瘘持续引流,术后3个月复查B超,肾积水消失。3例病人肾功能随诊20个月,得到改善,但未恢复正常。
, http://www.100md.com
    2 讨 论

    2.1 诊断 女性患者出现排尿困难,膀胱尿道刺激征,有慢性尿潴留,有残余尿,应考虑膀胱颈部梗阻[1]。排尿期压力、尿流率测定是诊断膀胱出口梗阻最为准确的方法,膀胱尿道镜检查为器质性梗阻可靠的诊断手段[2]。根据临床表现,残余尿的测定,膀胱镜检及肾功能检查可分为轻、中、重度。轻度:残余尿<60ml,膀胱镜示膀胱颈后唇隆起抬高,BUN、Cr正常。中度:残余尿60~300ml,后唇僵硬,呈堤坝状,膀胱镜见小房小梁,BUN、Cr正常。重度:残余尿>300ml,后唇明显隆起,内口呈环状狭窄,三角区下降,肾功能异常。当病情达中、重度需及时选择手术治疗。

    2.2 治疗 对于膀胱颈部梗阻轻症我们采用膀胱颈部扩张辅以α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中、重症状者采用膀胱颈部楔形切除或12、6点切开。近年来采用电切镜切除颈部3~9点增厚隆起的纤维组织,使膀胱三角区与后尿道成同一平面。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少。在梗阻解除后,有部分患者疗效不满意,常见残余尿量多,病程长者,是由于逼尿肌神经功能紊乱所致,故术前应先保留导尿,改善逼尿肌功能,改善肾功能,术后辅以溴吡斯的明增加膀胱肌层的收缩力,除1例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经加强盆底肌锻炼后,症状改善。重症病人经手术后,尽管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肾功能不能彻底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 骆 毅.女性泌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96.

    [2] 于 满,王 珏,晁继涌,等.女性膀胱颈部梗阻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7,18∶677.

    (1999-09-17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