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16344
应用腘静脉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2000年第1期
     作者:赵宏 高敏 郭钟行 张志德

    单位:赵宏(215006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高敏(215006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郭钟行(215006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张志德(215006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关键词:

    江苏医药000128 我科自1994年3月以来应用腘静脉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2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24例,女8例,年龄38~66岁。左下肢20例,右下肢12例。其中10例为大隐静脉剥脱术后复发。临床表现:患肢浅静脉曲张28例,小腿中下段色素沉着30例,湿疹、瘙痒20例,小腿沉重、行走后肿胀25例,内踝或外踝区慢性溃疡21例,溃疡史3个月~5年不等。
, http://www.100md.com
    2.检查方法:全组术前均应用DSA技术行患肢深静脉顺行及逆行造影。顺行造影:见造影剂经交通支由深静脉向浅静脉逆流,提示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浅静脉迂曲、扩张。深静脉通畅,但扩张、呈直管状。经股静脉插管逆行造影:患者做Valsalva活动时造影剂向远侧倒流,本组21例属KistnerⅢ级,11例属Ⅳ级,均属重度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手术方法:采用半腱肌-股二头肌肌袢形成术,分出两根肌腱各长约10~12cm,在腓总神经前方穿过腘动、静脉间隙,重叠缝合1cm,形成肌袢,轻轻提起肌袢高出皮肤4~5.5cm。同时根据病情选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或膝上结扎加曲张静脉剥脱术。合并溃疡者同期行植皮术。术后用尿激酶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抗凝治疗5天。

    4.结果:术后恢复良好,少数病人短期内感觉腘窝处牵紧感,但活动后逐渐消失。一例病人术时肌袢未在腓总神经前方穿过,也未引起神经压迫症状。无血栓形成或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植皮全部成活。术后病人全部得到随访,结果术前合并湿疹、瘙痒者,术后症状很快消失;伴有小腿肿胀、色素沉着的患者,术后3个月左右肿胀消退,色素沉着减轻。合并慢性溃疡者植皮后痊愈,无复发。术后2周至2个月间选择5例病人行深静脉顺行造影,见腘静脉在伸膝位通畅,屈膝位受肌袢压迫。
, 百拇医药
    二、讨论

    1980年美国医生Kistner通过200多例深静脉逆行造影及28例静脉瓣膜手术证明在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中有一种新的疾病: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此病的病理基础是瓣膜游离缘松驰、下垂,不能阻止血液倒流,造成小腿深静脉高压,再通过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倒流入浅静脉,引起浅静脉曲张。小腿静脉高压,是引起小腿疼痛、水肿、色素沉着、皮炎和溃疡的主要原因。治疗此 手术方法有多种,其中腘静脉肌袢形成术是较好的手术方法。

    肌袢作用机理:(1)在腘窝部利用大腿后肌肌健形成“U”形肌袢,置于腘动静脉间,在下肢活动时,肌袢与小腿腓肠肌、比目鱼肌交替作用,发挥瓣膜作用,压迫腘静脉制止血液倒流。(2)肌袢的收缩活动对腘静脉起按摩作用,迫挤血液回流,从而减轻小腿静脉高压。本组32例均获明显疗效。手术要求肌袢长度高出皮肤4.5~5.5cm。本组多在4~5cm之间,术后随访发现,肌袢长度4.5cm者较5.5cm者效果好。前者患肢色素沉着消退快,行走时轻松感明显。手术要求肌袢在腓总神经前方穿过,以防止压迫神经,但本组一例未从腓总神经前方穿过,术后效果良好,并无神经压迫症状。

    深静脉顺、逆行造影确诊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一定创伤性。对下肢静脉曲张同时伴有下肢肿胀、色素沉着,或伴有慢性溃疡、湿疹的患者应行静脉造影明确诊断。而对仅有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病人,则可能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或轻度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对此类患者行单纯性大隐静脉剥脱术即可取得满意疗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