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19198
股骨骨折切开复位中支点的寻找与力的运用
http://www.100md.com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周铁军

    单位:周铁军(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530031)

    关键词:股骨;骨折;复位;支点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000104

    摘 要:目的 提出股骨骨折切开复位中支点的寻找与力的运用之观点,给予论证及临床运用。方法 通过对本组48例骨折面的分析,寻找力的作用点(支点),利用其对骨折端行撬拨、折顶、挤压、牵引方法,完成很好的复位,为进一步给予固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结果 通过临床操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使大斜面骨折、关节内骨折、粉碎性骨折得到了良好的复位。结论 采用该方法指导临床操作,找到了力的作用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To Find the Pivot and Power Application for Treatment of Femoral Fracture by Open Reduction
, http://www.100md.com
    Zhou tieju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The Third Teaching Hospital,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530031)

    Abstract:Objective Open reduction on fracture of the femur would necessitate a pivot for power applied.The view has been provided for exponent and clinical use.Methods Forty eight cases were treated by open reduction.The pivot were used by lever,support,pressure,traction for reduction.Results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ractice are well,especially in the oblique line fracture,intraarticualar fracture and comminated fractures.Conclusion The methods have found pivot of power,save labour and time.
, 百拇医药
    Key words:Femur;Fracture;Reduction;Pivot▲

    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伴随内固定材料的改进,技术已日趋完善,虽切开后有各种复位方法,如牵引、撬拨、折顶、挤压及借助各种器械,但复位时具体操作中支点的寻找及建立,是成功复位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7~58岁,平均21岁。股骨长斜形/螺旋形骨折7例,股骨粉碎性骨折28例,股骨髁部骨折13例,均有严重的畸形和移位。具体方法:对长斜形骨折在两个骨折面中段确立一个接触点,骨折面交叉,肢体屈曲,给予直径2.5 mm一克氏针贯穿,建立了一个新的支点,利用该支点给予折顶,肢体伸直完成复位(图1)。对粉碎性骨折,首先要将粉碎性骨折变为单纯性骨折,给予骨折碎片完全的解剖复位固定,再寻找复位的支点,给予折顶、撬拨复位,也可利用器械(钢板、固定器)给予挤压复位(图2)。对股骨髁部骨折,因其有肌肉、韧带附着复位困难,如:股骨内髁骨折移位,可在近端骨折面建立一个支点,钻入2.5 mm一克氏针,在远端开2.5 mm豁口,将豁口嵌入克氏针,再给翻转、折顶复位(图3)。通过以上方法手术中均能达到良好复位。
, http://www.100md.com
    图1 长斜形骨折复位支点示意图 图2 粉碎性骨折复位支点示意图

    图3 股骨髁骨折复位支点示意图

    2 讨 论

    2.1 力学分析 力学是研究力及效果的科学,任何物体的移动都有赖于作用力及力的作用点,骨折复位是骨折的反过程,如何使之能很好的复位,试就临床常用复位方法给予分析:骨折类型、部位、肌肉附着点、麻醉情况为常数(constant)。

    2.1.1 撬拨 为第一级杠杆方法[1],作用力为F,阻力为R,作用力到支点的距离为力臂df,阻力到支点的距离为阻力臂dr。

    平衡力矩为:F.df=R.dr
, 百拇医药
    它是用最少的作用力平衡大的阻力,所以,撬拨的方法最省力。

    2.1.2 折顶 为第二级杠杆方法[1],作用力为F,阻力为R,作用力到支点的距离为力臂df,阻力到支点的距离为阻力臂dr。

    平衡力矩为:F.df=R.dr

    它是用较少的作用力平衡较大的阻力,所以,折顶的方法较为省力。

    2.1.3 挤压 为第二级杠杆方法,作用力为F,阻力为R,作用力到支点的距离为力臂df,阻力到支点的距离为阻力臂dr。
, http://www.100md.com
    平衡力矩为:F.df=R.dr

    它是用较少的作用力平衡较大的阻力,因其df很接近dr,所以,较折顶方法要费力。但可借助器械完成。

    2.1.4 牵引 可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杠杆,作用力为F,阻力为R,作用力到支点的距离为力臂df,阻力到支点的阻力臂df支点无限靠近力点F、R,只是力的作用线得以延长。

    平衡力矩为:F.df=R.dr 因df=dr,所以F=R/F>R

    它是用相等或大于阻力的力完成平衡,因此牵引法是最为费力的。

    2.2 支点的寻找/建立与运用 骨折切开复位有赖于力的作用和手术器械的利用,而作用点(支点)有赖于手术者的经验寻找或建立。根据以上分析,粗暴的拔伸牵拉,效果不佳,更易造成损伤,而合理使用撬拨、折顶、挤压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发挥最大的作用。股骨骨折,占成人骨折的6%[2],儿童骨折51.8%[3]。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的管状骨,由坚强的皮质骨所构成,大腿肌肉丰厚,韧带强劲,骨折多由强大能量所致,骨折可分为:横形、斜形、螺旋、粉碎,且移位明显。切开复位要求严格[4,5],不管什么几何形状的骨折,复位中都要克服肌肉张力,确立一个骨折端--端接触点,围绕这个点进行各种复位方法的展开。稳定的横形、短斜形骨折力点就在骨折面上,运用折顶、撬拨、挤压方法易复位;但对不规则骨折运用本法人为建立支点,术中多能很好复位。骨折切开复位受诸多因素影响,就力学观点和所获得的机械利益而言,手术中寻找或重建力的支点是非常必要的,各种方法要联合使用,适当的牵引(尤其对小片撕脱骨折),大幅度的折顶,小范围的撬拨,器械的有力挤压,均是复位的必要手段,而手术中支点的寻找与建立为各种方法找到了发挥作用的点。■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杨克勤,过邦辅编.矫形外科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0~51

    [2]天津医院骨科编.临床骨科学.创伤.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339~348

    [3]潘少川编.小儿矫形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24~326

    [4]徐莘香,刘一,李长胜等.当前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华骨科杂志,1996,14(4):204

    [5]欧国潮,陈泽辉.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探讨.福建医药杂志,1997,19(2):14

    (收稿日期:1999-08-1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