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疾病控制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35904
1991~1998年杭州市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疾病控制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毛一萍 徐卫民 王列庭 陈立

    单位:毛一萍(杭州市卫生防疫站, 浙江 杭州 310006);徐卫民(杭州市卫生防疫站, 浙江 杭州 310006);王列庭(杭州市卫生防疫站, 浙江 杭州 310006);陈立(杭州市卫生防疫站, 浙江 杭州 310006)

    关键词:疟疾;发病率;IFA监测

    疾病控制杂志000118

    【摘 要】 目的 分析杭州市1991~1998年疟疾发病情况。方法 对全市12个监测点的“三热”病人进行被动监测,采用吉氏染色-油镜进行血涂片检查;对流动人口进行主动监测,进行间接荧光抗体(IFA)实验的血清学检查。结果 发病率均在1/10万以下,外来人口疟疾输入病例增加,“三热”病人检出疟原虫阳性率为0.35%,流动人口IFA监测阳性率为0.61%。结论 输入病例不断增多是疟防工作的最大隐患。
, http://www.100md.com
    【分类号】 R531.3; R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013(2000)01-0050-02

    Analysis on surveillant result of malaria in Hangzhou,1991~1998

    MAO Yi-ping XU Wei-min WANG Lie-ting CHEN Li

    (Hangzhou Sanitary and Anti-epidemic Station, Hangzhou 31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incidence of malaria in 1991~1998. Methods Passive surveillance on "three fever" patients, active surveillance on floating population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was under 1/100 000 and introducing cases of malaria increased, positive rate of malaria of "three fever" patients were 0.35%, floating population were 0.61%. The patients of malaria were mostly young men, aged from 18 to 50. Conclusions The increase of introducing cases is the highest risk on preventing malaria, we must strengthen surveillance of malaria especially among floating population.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malaria; incidence rate; IFA surveillance

    疟疾在20世纪50年代前曾是我国主要传染病之一。经过40余年的查治,杭州市的疟疾防治工作于1989年达到了基本消灭标准。之后,继续开展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监测管理工作,疟疾发病率控制在0.1/10万以下,现将1991~1998年的疟疾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监测对象 对1991~1998年在杭州市各医疗单位就诊的“三热”病人(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进行被动监测;对来自高疟区的流动人口(包括大型建筑工地中来自海南、云南、四川、广东、广西、贵州、安徽、湖北等省的工程技术人员、民工及在越南、老挝、缅甸、非洲等国家往返的人员和各大专院校来自高疟区的秋季入学新生)进行主动监测[1]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对“三热”病人采用常规方法经耳垂采血,涂制厚、薄血膜,使用吉氏液染色-光学显微镜(油镜)进行血涂片检查。对流动人口采用常规方法取耳垂血,做成滤纸血滴,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的血清免疫学检查,抗体滴度1∶20以上者为阳性。对确诊疟疾病例进行个案调查。

    2 结果

    2.1 发病率 1991~1998年杭州市共发生当地疟疾病例95例,本地原发病例53例,占总发病数的55.79%,外出感染病例42例,占44.21%。各年疟疾发病率均在1/10万以下(0.08/10万~0.39/10万),发病率以1995年为最高(0.39/10万)。1995~1998年杭州市外来人口疟疾输入病例为66例,超过当地病例数(46例)。

    2.2 三热病人血检 1991~1998年全市共血检102 007人,检出疟原虫阳性者357人,阳性率为0.35%。
, 百拇医药
    2.3 流动人口IFA监测 基本消灭疟疾后,杭州市继续开展流动人口疟疾监测工作。1991~1998年共对20 353名流动人口进行血液IFA监测,其中阳性者125人,阳性率为0.61%,1991~1993年阳性率分别为0.31%、0.26%、1.29%,1995~1998年监测阳性率分别为0.80%、1.21%、0.84%和0.75%。

    2.4 疫情分析 发病者中男性比女性多,男∶女为1∶0.27(75∶20);年龄段集中于青壮年,其中18~50岁的病人占总病人数的88.42%;城、郊区疟疾年发病率和平均发病率经统计学检验,均未显示显著性差异(表1)。

    表1 1991~1998年杭州市城、郊疟疾发病率(1/10万)

    Table 1 Incidence rate of malaria in urban and suburban area
, 百拇医药
    of Hangzhou, 1991~1998(per 100 000) Year

    Urban

    Suburban

    Cases

    Incidence

    Cases

    Incidence

    1991

    4

    0.30

    13

    0.29
, 百拇医药
    1992

    5

    0.37

    7

    0.16

    1993

    1

    0.07

    4

    0.09

    1994

    3

    0.22
, 百拇医药
    14

    0.31

    1995

    7

    0.50

    16

    0.35

    1996

    1

    0.07

    7

    0.15

    1997
, 百拇医药
    6

    0.38

    4

    0.09

    1998

    1

    0.06

    4

    0.09

    Mean morbidity

    28

    0.24

    69
, http://www.100md.com
    0.19

    3 讨论

    1991~1998年的疟疾流行态势显示,杭州市疟疾仍处于缓慢下降、时而有轻度回升的不稳定状态,年发病率平均控制在1/10万以下,但输入病例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说明人口流动和聚集是引起疟疾传播和爆发的重要因素[2],且这些输入病例由于就医不及时,治疗不正规,居住条件差等原因,在当地很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其传播危险性较大。疟疾发病集中于流动人口集中的大型工地,这已成为国内当前部分地区疟疾流行的共同特点。而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输入病例不断增多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最大隐患,必须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疟疾监测工作。

    疟疾的发病与接触传疟蚊媒的频率以及机体免疫水平有关。分析95例疟疾病人,发现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主,主要和男性外出到高疟区打工、活动范围相对较广、接触传疟蚊媒机会多有关;发病率城、郊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经济发展后城、效区传疟因素之间的差别明显减小有关。由于传疟媒介维持在一定水平,残存传染源和输入性传染源仍存在,因此当人群免疫水平趋低时,疟疾复燃甚至重新流行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必须继续做好疟疾“三热”病人的预防性监测工作。

    【作者简介】 毛一萍(1973-),女,浙江杭州人,医师,学士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 疟疾防治手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2]姚立农,蒋妙根. 1994~1996年浙江省疟疾流行趋势分析 [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7,16(4-A):57~59.

    (收稿日期 1999-05-2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