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37158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腔隙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2000年第1期
     作者:王国良 谢秀芳 蔡加宁 唐开雄 方邦江

    单位:王国良 谢秀芳 蔡加宁(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510010);唐开雄(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529051);方邦江(广东省广州市司法警察医院内科 510430)

    关键词:儿童;颅脑外伤;基底节;腔隙梗死

    广东医学000124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25例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方 法。方法 男 15例,女10例,年龄均小于10岁,平均(4.3±1.6)岁。头部受伤程度相对较轻,头颅CT检查 均 可见明确的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灶,治疗方法采用脱水、激素、扩血管药物、神经营养药物 、高压氧及早期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结果 伤后6个月按GOS标准进行治疗 效果评定,结果 恢复良好20例,轻残5例。结论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梗死发生多与伤后头 部过伸、旋转等 作用力致脑血管痉挛、微循环障碍等有关,伤后采取积极、妥善的综合性治疗绝大多数患儿 能获得完全恢复。
, http://www.100md.com
    1990年2月至1998年7月间,我们共收治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腔隙梗死25例,经药物和高 压氧等治疗后恢复良好,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5例,女10例;年龄5个月至10岁,平均(4.3±1.6)岁。跌伤 13例,打击伤 5例,坠落伤4例,车祸伤3例。其中18例为后仰时枕部着地,7例为顶枕部着地,受伤程度均 较轻,且无合并伤。伤后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者18例、浅昏迷者6例、中度昏迷者1例。GCS 计分:13~15分19例、9~12分6例。偏瘫14例(其中3例合并面瘫)、轻偏瘫7例、单瘫2例 、轻偏瘫合并偏身感觉障碍2例。伤后6 h内出现症状者19例、14~24 h出现症状者6例 。偏瘫症状一般于伤后24~48 h达到高峰,此时肌力多为0~Ⅰ级。

    1.2 CT检查时间及表现 伤后当天即行CT检查者14例,其中有6例发现基底节区梗 死灶,8例 于伤后5~10 d复查CT时明确可见基底节区梗死灶;另11例于伤后3~7 d首次行CT检查均发 现基底节区梗死病灶。梗死灶位于右侧基底节者15例,左侧者10例。梗死灶直径为4~16 mm ,平均为(9.7±2.4) mm,均呈低密度改变,CT值为8~24 Hu,平均为(16.5±5.8) Hu,边 界清楚 ,呈卵圆形或类圆形,未见多发病灶,也未见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或颅骨骨折等征象。所有 患者均于伤后4周复查CT,结果16例梗死灶明显缩小,9例可见模糊效应。 伤后3个月复查CT的23例患者原梗死灶消失者15例、呈软化灶改变者8例。
, 百拇医药
    1.3 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包括应用200 g/L甘露醇、地塞米松、 氢化麦角碱、 尼莫通(或尼莫地平)、脑活素、胞二磷胆碱、低分子右旋糖酐、维生素C、维生素B6、 能 量合剂、脑复新、脑复康、赖氨酸及对症治疗等常规剂量的应用,同时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 ,结合早期功能锻炼。住院治疗时间为4~7周,高压氧治疗4~6个疗程。然后由门诊进一步 随访治疗。

    2 结果

    伤后6个月进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恢复良好20例,无神经系统后遗 症;轻残5例,肌力恢复至Ⅳ级左右,肌张力略增高;本组无一例重残或死亡。

    3 讨论

    腔隙梗死(或称腔隙卒中)是指脑深穿支动脉及其分支闭塞引起的脑深部小软化灶,其直径 一般不超过20 mm,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及桥脑基底部等。临床上可出现各种“腔隙综合征 ”,但多见于神经内科。而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腔隙梗死文献报道不多,其发病机制尚未完 全明了。CT问世前,仅凭临床表现难以确诊,易误诊为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CT及MRI 的问世对本病的诊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小儿头部外伤后发生基底节区腔隙梗死的机制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者不同。多数 认为与伤后头部过伸、旋转等作用力致脑血管痉挛、微循环障碍等有关[1~2] 。基底节区供 血小动脉有其特殊的解剖学特点:①呈垂直出入,颅脑加速旋转或过伸时易发生血管痉挛或 使动脉肌层及其内膜撕裂;②属终末动脉,且很少吻合,来自颈内动脉系统的微栓子易停留 于此处而发生梗死。血管性损伤是头部外伤后发生基底节区腔隙梗死的主要因素。头部在外 力作用下,尤其是过伸、旋转产生剪应力等作用,使颈动脉、脑动脉系统等发生牵拉、扭曲 ,导致动脉内膜断裂、出血、血栓形成以及微小栓子脱落而致远端小血管栓塞;或动脉持续 痉挛、狭窄、闭塞;或动脉内膜出血、假性动脉瘤形成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相应动脉供血 区的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乃至梗死。而小儿颈部肌肉发育较头颅相对迟缓,其支撑和保 护头颅的作用相对较差,外伤时头颅过伸度大以及旋转作用等,颈动脉及其颅底血管更易受 损,而且小儿的Willis环及其穿通支发育尚不完善,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血管痉挛、狭窄甚 至闭塞而引起基底节区的梗死,符合血管损伤→痉挛→血管壁病损加重→管腔狭窄→脑梗死 的假说。血流或血液状态的改变,尤其是血流缓慢、瘀滞,凝血系统被激活、血栓形成等亦 可造成基底节区的缺血,甚至梗死。另外血管外物质进入血液系统后可形成脑梗死,如长 骨骨折后的游离脂肪颗粒进入血管后可造成脑的脂肪栓塞[1~2]。本组25例中 18例为头部后仰 枕部着地,7例为顶枕部着地,头部均有过伸或旋转等外力作用,从而造成患儿基底节区 的腔隙梗死。
, 百拇医药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腔隙梗死的 诊断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且受伤程度相对较轻;②出现脑梗死的 症状与体征,且多为纯运动性功能障碍,较少有感觉改变,主要表现为病灶对侧的偏瘫、轻 偏瘫或单瘫,受伤程度与神经系统体征不相符;③伤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症状与体征,一 般不伴严重的意识障碍;④头颅CT或MRI检查可显示与体征相对应的梗死灶,一般梗死灶直 径不超过2.0 cm,但一次检查阴性不能排除脑梗死的诊断;⑤脑血管造影可发现血管狭窄 或闭塞。由于小儿头部外伤的程度多数较轻, 且小儿语言表达能力差,早期易被家长忽视,再加上神经外科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易造成误 诊或诊断延误,耽误治疗。CT或MRI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佐证。CT或MRI检查一次阴性者并 不能绝对除外腔隙梗死的存在,应于伤后5~7 d复查。本组于受伤当天做CT检查者仅有6例 发现基底节区腔隙梗死,其余患者均在伤后3 d以上做CT检查才发现梗死灶,这说明伤后早 期CT扫描上的改变可以迟缓于临床体征,也提醒我们要定期复查CT,以利确诊。本病应与单 纯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各种感染引起的脑栓塞、惊厥后脑损伤以及烟雾病等相鉴别。
, 百拇医药
    本病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2]:①脱水、减轻脑水肿的治疗,如 甘露醇、激素的应用等;②抗血管痉挛治疗,如氢化麦角碱、尼莫通等的应用;③抗凝、扩 容治疗以改善微循环,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等的应用;④脑代谢活化剂的应用,如 脑活素、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辅酶A、脑复康、脑复新、维生素类等;⑤早期行高压 氧治疗;⑥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由于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损伤范围小,微循环 易重建,故预后一般较好。伤后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越早,病情恢复越快,且恢复程度越好 。本组经积极治疗后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泉开,陈,垣.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腔隙梗死17例报告. 中华神经 外科杂志, 1995,11:354

    2,姜学锋,王宏伟,王秀民,等.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附21例报告). 临 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8,3:48

    (收稿日期:1999-02-2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