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51855
浅谈中医与阴阳五行的发展思路
http://www.100md.com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
     作者:黄适

    单位:广西中医学院98级研究生 南宁 530001

    关键词: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发展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000102

    中图分类号 R226

    1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性与局限性

    现在人们一提到阴阳五行,就自然而然地把它和中医联系起来,仿佛阴阳五行就是中医的代表。其实,阴阳五行学说刚开始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古人用它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气象、农学等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古代医家才把它合理的部分广泛地引入到医学中来,用它作为说理工具。之后,标志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黄帝内经》成功地把阴阳五行引入医学,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使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诊断和治疗都广泛应用这个理论体系来阐述。至今,中医学的许多理论发展仍然受到这个学说的影响,这个理论框架一直在左右中医理论的发展。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医籍可谓汗牛充栋,但几乎没有质的突破。历代医家稍有创新的理论大部分是在以阴阳五行学说理论为核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较突出的是东汉末年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纲领。金元时期的刘河间阐发了火热病机及治则,李东垣、朱丹溪建立了“脾胃论”与“相火论”[1]。这些理论都受到《内经》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有所进步,但不能说是质的飞跃。
, 百拇医药
    应该说阴阳理论的局限性是明显的[2]。如:①它肯定了阴阳的普遍存在是无条件的,这是合理的、科学的;另一方面又把阴阳的属性规定看作是有条件的,即轻清的、进行的、温热的等等都属于阳,反之重浊的、退行性、寒凉的等等都属于阴,而不得反称。这样对矛盾普遍性或特殊性都未说透,也就是说没有关于矛盾普遍性及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完全理论。这样在临床中,正气和邪气何属阴何属阳就会搞不清楚了。②它把阴阳的“平衡”、“调和”看作是正常的,而把它的“不平衡”、“偏胜”、“偏衰”看作是异常的,因而没有关于阴阳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及其统一的相对性之完备理论。③阴阳学说的转化仅限于量的变化或简单的重复,如“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等等,并没有关于事物内部矛盾主要方面地位变化规律的完备见解,因而阐明不了质的“飞跃”。由于这些局限,使得中医对许多生理现象的解释不甚透彻,也就导致了既能自圆其说又不能解决问题的局面。虽然哲学概念不能代替具体学科的概念,但就其内容应该是一致的。

    五行学说的局限表现在[3]:①把系统的要素规定为五个,不足五个也要凑足五个,多于五个也要精减,合并为五个,这是以原则来裁剪事实,而不是让原则来反映事实。事实上系统不同,其内在的要素数量也有异,不可能千篇一律为五。“五”的死框限制了人们对系统内在要素的搜索与考察,也不利于认识系统的质。②它把系统内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看作是定向的生克、乘侮关系,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不足以全面地反映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③“五行”系统的反馈回路非螺旋式运动,具有循环论的倾向。当然在实践中人们也未完全受“五行”框住,而是有所突破,因而也不能把哲学中“五行”的缺陷完全看作是中医学的“五行”说的缺陷,二者还是有所区别。
, 百拇医药
    不断完善我们现行教材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这关系到一下代中医人才的发展。现行教材只把阴阳五行理论完整地写给学生,局限的地方未详细列出。后代的学生受这样的教育——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一个重要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老师那里这样吸收,在考试中准确无误地反馈,这样就会产生理论上行得通而临床效果往往不明显的局面。教材中为何不能把它们不完善的地方列出来供学生们思考呢?常说:提出问题有时候比解决问题更难。这就是说问题并不容易提出,同时有了问题就该列出让后人思考。假如没有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陈景润也许难有作为。同时,解决问题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把阴阳五行学说的不完善之处列出供后人思考,今天的结果可能就不一样。因为不完善之处即是突破方向的标志。

    2 用现代科学理论成就来发展或改造阴阳五行学说

    我们应该利用现代的科研成果和科学理论来充实发展或改造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理论确实有一些现代科学理论的“胚胎”,但我们不能世代视其为“永恒真理”,而应该不断发掘整理或完善它,否则它就被西方人永称其为“酒精里的胚胎”。
, http://www.100md.com
    系统论是本世纪创立的一门横断科学,它的理论也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著名中医家任应秋说:“本世纪出现的普通系统论,基本上可用来阐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理论”。确实我们的中医理论中也应该出现“中医系统论”这样的名词,因为中医学中无不贯穿着朴素的系统思想和方法。通过渗透、移植这些新的成就来补充丰富我们的古老理论,人们的思维会更活跃,中医学的思想模式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中医学中找不到“控制”一词,也没有明确提出和利用黑箱概念。但中医学中的一些理论方法与控制论的方法如黑箱法、反馈法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其实自1948年《控制论》诞生以来,也不断产生了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经济控制论、神经控制论等等,为何没有出现“中医控制论”呢?如果能利用这些名词理论来改造完善我们的中医理论,或许能弥补阴阳五行学说不足之处,同时使现代的学生更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与现代学科有了共同的语言。

    面分五脏之说,中医一直用五行学说来解释;面有五岳(额、鼻、两颧、颐)分属五行,再配五脏;脾为土,旺于中,鼻处属中,故鼻为脾……。五轮学说,舌诊定位等也基本套用此说,这难免使后人觉得中医理论玄奥,难以接受。而这些用全息观能很好地解释,并容易被接受。因此也应该用“中医全息论”来充实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的内容,这样世人更容易接受。
, 百拇医药
    1969年普里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论,中医学也可以移植这个学说的许多观点来发展充实自己的阴阳五行学说。比如:五行的相生相克与耗散结构的相干效应、阴阳消长与耗散结构的随机涨落等理论都有相通之处。耗散结构论已广泛应用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学科,而中医理论也该利用这些理论相通之处作为嫁接点,这样中医理论会摆脱阴阳五行的束缚,成为具有现代气息的中医理论。

    确实现代的许多科学理论在中医理论中可看到它们的一些“萌芽”,但我们却迟迟不能利用这些科学理论来丰富发展中医理论。科学的态度就不该怕推翻一些过时的理论,只有新鲜事物的出现才会推动旧事物的发展。冲破专业界限,移植、借鉴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思维方法,这是中医走出阴阳五行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中医应更多地利用现代的语言,才会被世人所认识接受。阴阳五行是中医的基本说理工具,发展了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理论就会发展,中医就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甄志亚.中国医学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 车 离.探寻思想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3] 薛公忱.论医用“五行”说特质.中医研究.1992,5(1):7

    收稿日期:1999-04-2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