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草药》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31364
开展生物药剂学及药动学研究的中药及复方制剂简介
http://www.100md.com 《中草药》 2000年第6期
     作者:冯雪梅 何维翔 赵雅清

    单位:辽宁中医学院 沈阳 110032

    关键词:

    中草药000638 近年来,对一些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相继进行了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生物利用度和溶出 度的研究,这对新药的开发、生产、临床用药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及实用价值。笔者拟对 此作一归纳。

    1 中药及其制剂生物药剂学研究

    生物药剂学是在60年代国外新兴的一门学科,在国内已对相当多的中药及其成分和制剂进行 了这方面的研究。

    1.1 中药及其成分:据报道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有:土鳖虫、土贝母苷[1]、北 豆根[2]、雷公藤甲素、盐酸川芎嗪、天麻素、3H-麝香酮、秦皮甲素、秦皮乙素 、三七、延胡索乙素、徐长卿、柴胡、朱砂、雄黄、冰片、黄芩、麝香、肉桂、首乌、茵陈 、牡丹皮、黄连、黄柏、大黄、菊花、红花、桂皮、淫羊霍、防己、天花粉、黄精、玄参、 知母、藜芦、乌头、川乌、桂皮醛、丹皮酚、蟾酥[3]、川芎、月见草、α-细辛 醚[4]、五味子醇甲、洋金花、厚朴、丹参素、莶草。
, http://www.100md.com
    1.2 中药复方制剂:对下述复方制剂进行了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研究,特 别是对其药物吸收进行了广泛研究:玉露散、牛黄解毒丸、黄连膏药、消瘿膏、川贝贴膏、 如意金黄散、补骨脂酊、雷公藤、巴布剂、四物汤[5]、W/O/W型甘草酸单铵、双黄 连注射液[6]、银黄注射液、香砂六君子丸、磁朱丸、琥珀抱龙丸、复方丹参片 [7]、小金丹酊剂[8]、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及汤、骨质增生膏、复方岩白 菜素片、抗癌止痛膏、盐酸川芎嗪片、尖吻蝮蛇毒片、跌打膏[9]、皮炎灵软膏。

    2 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代动力学是近20年才得到迅速发展的学科,是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量变规律的学科,在我 国虽只有10多年的历史,但对中药及其制剂的研究,仅在国内10余种学术刊物和全国性学术 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就多达数百篇。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以前进行过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中草 药有效成分为120余种,成分不明的中草药10余种,复方制剂50余种。到目前为止,从全国8 2种期刊、学报、会议论文中查阅有关中药药代动力学文章46篇,复方制剂药动学文章35篇 。
, http://www.100md.com
    2.1 中药及其成分:有柴胡、苦参碱、盐酸甜菜碱、七叶苷、α-细辛醚、葛根黄 豆苷元、何首乌、薄荷醇、阿魏酸、盐酸川芎嗪、青蒿素、青蒿酯、黄芪、芍药、当归 [10]、葛根素、香豆素、青藤碱、去氨骆驼蓬碱、茯苓聚糖[11]、拉马宁碱、 氧化苦参碱、双青蒿素、青蒿琥酯、补骨脂素、淫羊藿、丹皮酚、大黄素、盐酸伪麻黄碱、 薄荷脑、甘草酸、甘草甜素、黄芩苷、川芎嗪、槲皮素、东莨菪碱、芍药苷、盐酸小檗碱、 鱼腥草、H-麝香酮、3H-茯苓素、五味子、氧化槐果碱、槐果碱、粉防己、月见草油、阿 魏酸钠、甜菜碱、大黄蒽醌、人参、侧柏、大黄、轻粉[12]、牛黄、薄荷、补骨脂 、苦参、附子、青藤、汉防己、雄黄、川芎、麝香、茯苓、冰片、苦杏仁、葛根、板蓝根、 连翘、大青叶、北豆根、元胡。

    2.2 中药复方制剂:有麻黄汤、银翘散、桑菊饮、川芎丹参煎剂[13]、茶 碱片、小柴胡汤、甘草附子汤、葛根汤、当归四逆加味吴茱萸生姜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 细辛汤、痛经口服液、伤湿止痛膏、银黄冲剂、四君子汤、补阳还伍汤、银可络[14] 、抗炎灵、泻下通瘀合剂、双黄连粉针、益脉灵注射液[15]、雷公藤片、羚羊感 冒胶囊、桂龙增脉饮、补骨质脂混合结晶、青藤碱制剂、生脉散[16]、参附注射液 、川芎丹参煎剂、健脑合剂、益气养阴注射液、复方花粉油剂、小儿退热栓、三尖杉酯碱脂 质体、麻仁软胶囊、天麻制剂、附子理中丸[17]、小活络丸、附子四逆汤[1 8]、板蓝根注射液、通脉灵注射液、四逆汤、牛黄解毒片、生脉注射液、靛玉红片、胃 康片、桂枝汤、山大黄消炎止血胶囊、莱曼宁、佛手散、喜树碱脂质体、九分散、疏风定痛 丸、附子川乌四逆汤[19]、乌头注射液、愈风宁心胶囊、十滴水软胶丸、抗栓灵。
, http://www.100md.com
    3 中药固体释放度

    运用药动学的理论和技术,对中药制剂的体外释放度进行研究,这是中药制剂趋向现代化的 标志之一,现将进行过释放度研究的中药制剂概括如下:马钱子片、山楂丸、雷公藤冲剂、 复方丹参片、伤湿止痛膏、黄连素片[20]、水飞蓟素片、小活络丸[21]、 前列宁片[22]、香连丸、兔毛蒿栓剂、安胃片、牛黄解毒片、三黄片、银黄片、盐 酸黄连素片、元胡止痛片[23]、复方黄连片、二妙丸[24]、双黄连栓、狼 疮康复片、抗癌酮A10胶囊、强心灵滴丸、毛冬青片、银屑净、复方雪莲胶囊、五仙回春胶 囊、穿心莲内酯片、强力银翘片、消火栀麦片、六味地黄丸[25]、雷公藤片、雷公 藤滴丸、心律宁片、逐瘀扶正胶囊、复方芦丁片、愈风宁心片[26]、小儿退热栓、 芒果止咳片、牛黄清心丸、胆麻片、骨刺丸、骨刺片、脑益嗪片、岩白菜素胶囊、雷公藤缓 释片、藿香正气丸、复方胃友片、胃仙U片、炎之消胶囊[27]、复方茶碱片[2 8]、柴酮片、盐酸黄连素微囊[29]、归芎饮、速效感冒片、去甲斑蝥素片、联 苯双酯滴丸、牛黄栓。
, http://www.100md.com
    测定固体制剂释放度能间接反映药物在体内吸收速度,尤其难溶性成分的释放直接影响主药 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对上述制剂的不同工艺、不同厂家、不同批号进行了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对其改进处方、选择剂型、制定工艺,为合理制药提供科学依据。

    4 中药制剂体内生物利用度

    自80年代中期,中药制剂生物利用度的报道逐渐增多,测定方法以药物动力学(血尿药浓度 测定)法较为多见,也有药理数据法。近几年趋向于选择灵敏度高、专一性强的仪器检测方 法。对近几年进行生物利用度中药制剂的品种介绍如下:小活络丹[30]、左金丸、 穿心莲内酯片、三黄片、银翘片、益肝灵片[31]、复方丹参片、感冒灵冲剂、银黄 注射液[32]、熊果酸片、小儿消炎栓、蝮蛇抗栓酶、盐酸甜菜碱片、月见草油乳剂 、茵陈五苓散、泻下通瘀合剂、固精丸、双黄连栓、抗癌酮A10、天麻素、当归、柴胡、苦 参碱、甘草酸、盐酸甜菜碱、α-细辛脑[33]、七叶苷、葛根黄豆苷元、茵陈玉黄 散、银黄口服液、银黄片、双黄连注射液、附子川芎四逆汤、小儿退热栓、心痛定片、心痛 定滴丸、强力银翘片、联苯双酯制剂、银黄冲剂、愈风宁心胶囊、甘草酸二铵胶囊、复方眼 用秦皮制剂、葛根黄酮滴丸。
, 百拇医药
    5 展望

    综上所述,生物药剂学这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中药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进展 。对中药及其制剂在体内药效学、药物动力学、体外释放度、体内生物利用度都进行了广泛 研究。今后在研究方法及其检测仪器方面将会有更大的创新,使其对新药的开发、研制合理 用药起到指导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王永清,等.中草药,1994,25(5):256

    2,庞志功,等.中国药学杂志,1995,16(8):491

    3,虞金宝,等.中国中药杂志,1995,20(9):539

    4,刘立东,等.中国药房,1994,5(3):12

, 百拇医药     5,潘颖宜,等.中成药,1997,19(20):133

    6,徐凯建,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12(11):484

    7,许灵桂,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9):408

    8,刘焱文,等.中成药,1994,16(10):8

    9,雷亚锋,等.中成药,1994,16(11):11

    10,常明向,等.中国药理与临床,1992,8(4):34

    11,戴荣兴,等.中成药,1989,11(9):6

    12,徐莲英.中成药,1991,13(1):2

, 百拇医药     13,黄 熙,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5):288

    14,杨 泓.中草药,1998,29(4):252

    15,高 晔,等.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2(3):28

    16,李耐之,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0,6(5):6

    17,刘延福,等.中成药,1992,14(8):6

    18,周京滋,等.中国中药杂志,1992,17(2):104

    19,陈长勋,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0,10(11):487

    20,刘华钢,等.中成药,1993,15(2):11
, 百拇医药
    21,刘雅敏,等.中成药,1993,15(7):2

    22,王冬梅,等.中成药,1994,16(1):6

    23,郑晓英,等.中成药,1994,12(1):7

    24,王玉蓉,等.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30

    25,王义海,等.中成药,1995,17(9):10

    26,冯 莉,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13(6):264

    27,钟亚琴,等.中医药信息,1990,7(2):44

    28,王 锦,等.药学情报通讯,1993,11(4):19

    29,彭智聪,等.中国药房,1995,7(2):62

    30,周毅生,等.中国中药杂志,1995,20(3):159

    31,陈大为,等.中成药,1993,15(5):2

    32,刘汉清,等.中成药,1990,12(6):2

    33,杨正鸿.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4):65

    (1999-07-22 收稿), 百拇医药